基层动态
今年以来,胡家河矿以标准固根基,用标准促安全,聚焦制约全域标准化的各类难题精准发力,着力推进静态向动态、精品工程向全域精品、被动创新向主动创新三个转变,奋力谱写全域标准化新篇章。
超前谋划 画好“路线图”
该矿以创建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为目标,系统谋划、统筹布局,制定下发了《月度全域标准化创建实施方案》,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八个要素十五个专业,成立了组织机构,进一步厘清了权责边界和业务范围,形成了全员参与、动态实施、奖惩分明的全域标准化动态评价模式。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重点、一月一提升”原则,打造了党建文化长廊、井下首个标准化库房、402101回风巷精品掘进工作面等多项精品工程,现场作业环境显著提升。坚持召开全域标准化工作推进会,每周对各单位标准化创建情况排名、考核,总结分析、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我们明确了50余项重点工作,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做到了全员任务清、责任清、措施清、目标清,推动月度创建和阶段进展取得成效。”该矿副总经理宋红立介绍道。
动态推进 厚植“强根基”
该矿将全域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安全发展的生动实践,紧盯人、机、物、环、管五要素,细化点、线、面责任,常态化开展高频次、全覆盖的动态检查,进一步完善风险隐患预防预控排查治理体系,并超前研判、管控不同生产阶段、工艺特征等外部因素发生时存在的安全风险,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确保各类重点工程一次设计、一次施工、一次到位。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解决矿井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突出问题,确保重大风险动态受控、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将全域标准化日常检查考核纳入干部走动式管理,切实做到严抓细管、求真务实,为全域标准化纵深推进、稳步达标夯实了基础。按照“项目清单化、任务菜单化”方式,盯牢关键工程、关键地点、关键工序、关键人员,让标准提升更具精准性、针对性。
科技赋能 锻造“硬支撑”
该矿大力实施数字技术与智能化建设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数据互联、信息互通、实时共享、智能判断、预警预测,实现数智赋能、用数提效、以智增安,推动“数智胡家河”建设向全域拓展。积极引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着力优化生产系统,不断提高巷道施工装备水平,实现安全高效开采。扎实开展科技攻关“揭榜挂帅”,与中煤科工院士团队合作开展“深部冲击地压巷道支护系统损伤机理与控制成套技术体系”研究项目,实施完成爆破卸压对围岩结构、支护系统稳定性试验、煤岩穿层段“锚-架-充”巷道加固试验和A4背斜褶曲段“卸压-薄喷-锚注”试验研究,进一步摸清深部冲击地压巷道支护系统损伤机理,完善矿井防冲支护体系,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体系,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积极应用“电子地图”系统,安设红绿灯和醒目的警示标语,规定十字路口、交叉口等区域行驶车速,全力打造高于标准、严于标准的运输环境。
心中有“标准”,行动有 “尺度”。该矿将牢牢牵住全域标准化“牛鼻子”,不断探索全域标准化新思路、新举措,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最坚实的“标准”根基。(田磊)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