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专栏
【“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韩吉祥:有担当勇作为 善沟通尽职责——《做最好的中层》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4-28 13:47:32     作者:韩吉祥   浏览量:12101   分享到:

1679532647162830.png

按照公司党委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工作作风,树牢“宗旨、大局、责任、纪律、创新、争先”六个意识,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本人认真研读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永明推荐给公司全体中层干部的《做最好的中层》一书,感受颇丰、收获满满,结合自身工作,谈以下几点读书心得。

一、担当是态度,也是责任。所谓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乃立之本成事之基。担当是一种态度,一种承担与责任的彰显;担当是一种勇气,一种无畏与慷慨的豪迈;担当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与思想的跨越;担当是一种境界,一种应对危机与困境的从容。桥贵载重,人贵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能否担当,担当大小,体现了一个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他勉励全体党员干部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勤于付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历史和人民的业绩。

我认为,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各类政策制度和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者、推进者和落实者,无论大事小事、必须身体力行的用心去做好每一份工作,落实好每一项任务,不能嫌弃和埋怨,真正做到贯彻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随意,敢抓善管,树立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标杆,为职工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迫切问题。

敢于担当需要有勇气。面对任务勇挑大梁,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面对困难坚决克服,才能肩负起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才能应对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风险考验。

善于担当需要有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肩膀硬、腰杆直,不仅要一身正气,还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吐故纳新,才能不断提升内功,在公司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履职尽责。

勇于担当需要豪气。在困难面前有锐气,敢闯敢试,不躲不绕;在瓶颈面前有思路,能抓能放,勇破藩篱;在风险面前敢抉择,敢作敢当,不怕质疑;而在名利面前能放弃,安之若素,淡然处之。

二、沟通是桥梁,也是纽带。所谓沟通力,就是乐于倾听、善于表达,进而求同存异、形成共识的能力。沟通是传输和交流信息、思想、感情的过程。做好中层管理岗位工作,必须上传下达、左右协调,必须具备出众的沟通能力,才能有效传递信息、调动团队、促成合作,最终达成目标。

沟通是履职的桥梁。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讲过,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即使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善于把各方面力量团结凝聚起来,消除隔阂和误解、达成共识和理解,从而赢得信任和支持,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才能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沟通是履职的起点。戴尔·卡耐基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一个人的成就,85%决定于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专业知识只占15%。工作中,你不问,我不说往往就会增添误会和隔阂,而你不问,我说了就容易增加好感和信任。通过有效的沟通,不仅有利于形成共识、统一思想、提高效率、赢得支持,更可以了解各方诉求和意见,从而实现科学决策,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因此要达成完美的合作,就要有你想说,我想问的主动、多多说、多多问的互动,绝不能心中千言万语、嘴上一字不漏或者一边口若悬河、一边无动于衷,要通过多轮沟通,把思想和行动调整到同一个频道上。

沟通是履职的基础。有效沟通的基础倾听。人们常说,耳要耳聪就是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增强对他人思想、情感、心理的体验,这有助于信息沟通,避免因信息失真而使决策行事失之偏颇。中层管理人员履职决策离不开多维视角和大量信息,既要多听上级、平级意见,更要多听下级意见和职工群众呼声,只有主动倾听、善于倾听,才能听八方、采众智,言能听、道乃进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我认为中层管理人员在落实公司“三基”建设强化年、接续调整优化年、掘进工程革命年等“七个年”和“八大年度目标、八大重点任务、八个示范标杆”等工作安排中,要扛起担当的责任,养成担当的自觉,铸就担当的品格,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决心,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大步涉险滩、啃下硬骨头,为公司加快推进“质效星空(中国)”建设和“人才强企”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