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专栏
【“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窦桂东:以赶考奋进的姿态答好矿井高质量发展“新考卷”
发布时间:2023-04-28 11:52:51     作者:窦桂东   浏览量:12069   分享到:

1679532647162830.png

技术型的人是用放大镜在探索精微的事物,管理型的人是用望远镜在布局重要的人事。作为小庄矿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从技术执行者走向技术管理者,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并引以为豪。在读了星空(中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永明推荐的《做最好的中层》一书后,对我思想冲击很大,认识到我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还有漏洞,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聚焦思想转变,答好“认知卷”。《做最好的中层》一书中提到,“大境界才有大发展”。作为大家眼中的“技术人员”“专业人士”,对上级来说是“执行者”“把关者”,对下级来说是“管理者”“引领者”,“夹心饼”当时间长了思想难免固化,认知难免停滞。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总工程师,不仅要抓好技术管理,还要做好质量管理、规划管理及发展管理等。尤其,近几年,我亲眼见证了煤炭行业从过去“脏乱差”向现在“井下像工厂”转变。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已从煤炭大型企业试点示范阶段向普及应用阶段延伸,已从最初的采掘生产延伸到灾害治理、机电运输及原煤洗选等各项工作,井下智能化采煤、快掘、各类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和工艺的引进应用,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再抱着以前的陈旧思想,是难以跟上矿井的高质量发展步伐。所以,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打破思想枷锁,提升认知空间,牢牢戴稳“技术人员”“专业人士”的实干帽子。

聚焦科技引领,答好“创新卷”。做最好的中层》一书中提出“成功=捷径+实干”理论,我认为成功就是矿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持续跑出“加速度”;捷径就是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持续扩大和巩固矿井发展优势;实干就是聚力聚智做好科技高水平应用和创新驱动工作。因此,我们要瞄准科技引领发展大方向,持续引进先进设备、工艺,优化设备性能,完善系统操作,不断提高矿井智能化建设;利用各种勘探手段和监测系统,提高地质勘探、“一通三防”、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水平;积极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信息网络为平台,督促改革、颠覆传统,努力实现地质透明化,助推矿井数字化转型。同时,我们要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歪路,要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深化技术管理、优化工艺措施,努力实现自主创新、自主施工,全力做好技术革新工作,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才能开辟矿井发展新赛道,不断塑造矿井发展新优势。

聚焦人才培育,答好“赋能卷”。《做最后的中层》一书中说到,“如果想有一支高效、高质量的团队,就要使团队中的每一个都高效。”要想达到每个人都高效工作目的,“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和加强职工培训就是“必答题”。因此,我们要根据矿井生产情况,找准人才培育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技能人才培养,壮大人才队伍;通过抓培训、压担子、定任务、严考核,确保培训起到效果、达到目的。以操作技能好、履职尽责好、综合素质好的人才为源源动力,赋能科技创效、设备运行、巷道支护、劳动组织等工作提质增效。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循循善诱,引导广大职工规范作业,提高岗位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执行能力,并鼓励职工举一反三、自查自改,不断提升基层自主管理能力,为矿井发展激活和储存人才动能。

聚焦工作任务,答好“实干卷”。《做最好的中层》一书中指出,要把目标刻在岩石上,努力创造一切条件,借用多种力量,坚决将各项工作任务执行到底、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解决问题的高手,遇到问题不畏惧、不退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干解难题”工作思路,发扬“务实”硬作风,发挥“创新”主动性,深入施工现场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创新工作方式探索高效工作模式,完善创新奖励机制,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取得实效的创新项目进行重奖,激发全员创新实干活力,提升全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勤于总结、善于汇报,爱护职工、团结同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认认真真做好各项工作部署,踏踏实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用一流的业务水平和实干担当的作风,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