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胡家河矿:“碳”寻绿色新动能 厚植生态“含绿量”
发布时间:2024-08-05 16:42:40     作者:田磊   浏览量:3694   分享到:

近年来,胡家河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图一_副本.jpg

污水变“清” 护一泓碧水

为有效治理矿井水污染,让污浊有害的矿井水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该矿坚持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并重、综合治理与资源利用并举、源头治污与清洁生产并进,大力开展治理废水攻坚战,从管理、技术等方面深挖内潜,积极探索矿井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径,让废水变活、废水变清。针对原矿井水处理工艺及设备混凝效果差、悬浮物含量波动大、矿化度高、石油类物质波动范围大等特点,建成了事故应急水池、V型滤池,改造了调节预沉池,升级了矿井水处理系统,全面提升了矿井水处理站的运行效率、管理水平及处理能力。采用“预沉调节+超磁分离(迷宫斜板)+混凝吸附+高效斜板澄清+氯化除氨+V型砂滤”矿井水处理工艺,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大幅降低悬浮物,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处理后的矿井水除了用于井下降尘洒水、地面绿化灌溉等外,剩余全部有偿供给邻近电厂,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做到了黑色产业、绿色发展。”该矿矿井水处理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图二(1)_副本.png

空气常“新” 保一片蓝天

郁郁葱葱的树木、万紫千红的花朵、干净整洁的道路……初夏时节,行走在胡家河矿,天高云淡,空气清新,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

该矿一以贯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贯穿发展全过程,积极推进“美丽矿区”建设,持续改善矿区环境,提高矿区文明水平,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为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配备了多辆清扫车、洒水车,每天安排专人对矿区路面和井下巷道进行巡回式清扫洒水,从源头上减少扬尘的产生。为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因地制宜种植花卉、绿植树木,持续做好生态保护的“加法”。大力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划分区域、严格考核,定期通报治理效果,持续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持续深化志愿者行动,常态化开展“卫生整治人人参与 美丽矿区人人受益”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推进矿区文明卫生既“提质”又“增颜”。

出煤不见煤,煤在“绿”中藏。在看不见的地下深处,一条千米皮带输送线将生产的原煤直接输送至选煤厂进行洗选加工,实现了原煤不落地、洗煤不见煤,从源头阻断了煤尘外扬,极大减少了煤尘对环境的污染。

图三_副本.png

矸石常“绿” 守一方净土

想要在石头缝里栽活树,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彻底解决矸石山自燃带来的环境问题,该矿秉承“能绿尽绿,应绿则绿”的理念,集思广益、多措并举,以更严更硬措施、更细更高标准对矸石山进行全面综合治理,编制了《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土地复垦项目方案》,由内向外、自下而上规范排矸,采取覆盖黄土、削坡升级、边坡防护、导雨排水、全面绿化等方式,建立了蓄水池、喷淋系统,分层分台修建了拦矸坝、竖向水沟,建成了7个平台和观景台。同时,常态化开展矸石山植被恢复,复绿竣工区域,种植油松5000棵、月季3000株、爬山虎藤条5000余米、苜蓿草10亩,力争达到碳汇林标准,后续将持续开展植树、播撒草籽、浇水养护等,确保植被成活率,实现矸石山由“黑”变“绿”。

逐“绿”前行,向“新”而生。该矿将持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绿色矿山的内涵,持续提高矿井发展的含绿量,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陕西”建设而不懈奋斗。(田磊)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