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孟村矿:全力拉满“进度条” 打好年末“收官战”
发布时间:2023-11-23 10:53:58     作者:郝杰   浏览量:4119   分享到:

今年以来,孟村矿面对年初各项工作目标,协同共进,按照目标化、节点化要求,扎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首次实现综放工作面无缝衔接,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初审,工艺优化、技术攻关、灾害防治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为年末“收官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统一思想,全盘部署,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该矿融合双体系主旨思想,汇编了全员责任清单、岗位风险清单、作业流程清单、作业标准手册、可视化图册等系列丛书7册,建立了“11654”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指导安全工作长效开展。结合“地面美丽花园”愿景,推进“井下+地面”全域标准化,制定了《地面标准化实施方案》,分别从两堂一舍、厂区机房、材料场地等方面梳理了673项实体提升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621项,剩余52项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

配图1_副本.jpg

员工安全行为持续规范。该矿深入开展“人人考核、岗岗评估、干部包岗”活动,每月全员开展“应知应会”上机考试,通过率99.63%,满分占比81.41%;“五职矿长”每月开展两个关键岗位现场实操考核,业务部门每月开展一次岗位风险评估,区队管理干部每月开展一次综合考核,活动开展以来,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得到较大提升。同时,持续推行“家庭-员工-企业”三级安全联动共享激励,基于统计分析对易发“三违”精准管控,“三违”发生率同比降低13.6%,严重“三违”率保持0.2%以下。

系统安排,精准施策,治灾效果明显提升

该矿在扎实落实四大治灾体系基础上,总结凝练了“125678防治冲击地压、13345防治瓦斯、13332防治水、1314防灭火、1+N+X多元灾害超前协同治理”五项灾害治理体系,并将五项灾害治理标准及“五超前验收标准融入矿井顶层设计、管理制度及日常工作安排,严格考核,使矿井瓦斯抽采量、微震能量释放、采空区CO浓度、排水系统可靠性等灾害治理指标持续向优。

配图2_副本.jpg

灾害治理地质先行。该矿大力实施“三级网格化”精细探查,完成403、405盘区地质补勘钻孔进尺5814m,补勘范围覆盖面积达9.5km2,同时坚持源头化解,构建“三化”普查方案,通过“三定”治理手段,将隐蔽致灾因素超前控制在萌芽状态。

积极推广“高压水力旋切扩孔掏槽卸压技术”“先钻后爆高效卸压技术”等新技术,引进高压水力压裂泵组、360°全方位卸压钻机、远程操控智能钻机等装备,提高了卸压强度和施工效率。同时应用星空(中国)矿区首例盘区底板集中泄水模式,以采空区水位监测系统为载体,采用盘区底板集中泄水巷和6个大直径泄水钻孔有机结合,实现了401103工作面采空区“零积水”和面内“零涌水”,开辟了采空区涌水源头治理、滞后排水、清污分离的新路径。

掘进先行,以掘保采,生产接续平稳顺行

该矿首次实现了401102工作面回撤和401103接续面生产的无缝衔接,401103工作面自3月份至今已安全推采900m。下一个403109接续面较计划提前2个月顺利圈成,预抽时间9个月,拓宽了治灾时间、空间。

配图3_副本.jpg

系统格局持续向好。该矿401、403盘区已开拓到位,403盘区水泵房、变电所已投运,二号风井预计明年上半年投运,制约盘区接续的难题即将彻底解决。同时401盘区、403南北盘区瓦斯超前治理“三区联动”格局已经形成,井上下立体防冲监测及卸压模式基本成熟,401、403盘区底卸式排水模式正在实践应用,大治灾系统和大超前治灾格局即将形成,矿井两个盘区未来26年服务年限内的大系统基本健全。此外,该矿深入开展小煤柱技术研究和超宽采面布置,在401104工作面试验10m小煤柱,工作面倾向长度逐步加长至260m以上;积极开展长距离喷浆和新型喷浆材料推广应用,使矿井巷修机械化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并将井下6000m主要辅助运输路线全部升级改造为沥青路面,高标准、严要求,建成井下“高速公路”。(郝杰)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