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进入2022年以来,救援中心立足“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紧紧围绕“安全救援、科学救援、智慧救援”工作主线,以救援技能素质、救援理论素质、军事化素质三个提升为抓手,紧盯战备值班、业务培训、技能训练、应急演练四个不放松,瞄准管理精细化、装备现代化、训练科学化、操作规范化、救援程序化、工作标准化六个标准化工作体系,举全中心之力,集全员之智,全力打好应急保障组合拳。
夯实基础,建设业务练兵“加油站”。为强化指战员业务素质,按照春季大练兵计划,根据模范先进个人业务专长和实战案例,每月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宣讲、操作技能演示、事故案例分析、救援技术讲解等活动,通过“点对点”讲知识、“手把手”教技能、“面对面”谈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目前已开展安全培训10余次,医疗急救、体能连续项目、呼吸器席位操作等专项训练上百次,万米耐力训练24队次、高温浓烟演练4队次,一般技术操作训练18队次,有效提升了队伍综合实战能力。
聚焦主业,打造救援队伍“尖刀连”。组织开展“夺红旗、当排头、争第一、创一流”开训暨救援技能对抗赛,举办新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4个中队60余人参加。并按照“双盲”演练要求,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分别开展顶板、火灾、水灾、瓦斯窒息中毒事故单项应急救援演练8队次。通过演练切实发挥了组织指挥、战术运用、装备操作、人机合成、资源储备的优势,确保遇到险情,队伍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互学互动,构建紧急处置“前沿睄”。根据星空(中国)集团总体培训部署,加强与服务矿井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提高煤矿“四员两长”现场急救技能,定期安排业务骨干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急救案例重点讲解煤矿顶板、溺水、触电、窒息等灾害造成伤情的操作手法和要点,为职工现场演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环节,并指导学员模拟操作急救技术。截至2月份以来,已为各矿井及生产服务中心开展自救互救及“四员两长”培训11次,培训职工超过2000人,充分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急救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能力。
突出重点,筑牢安全生产“压舱石”。依据服务矿井《应急预案》《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把主要灾害、采掘作业地点和紧急避险设施作为预检重点,把事故预防作为巡查核心,积极参与服务矿井闭墙检查、隐患排查、气体监测监控工作,确保井上井下全系统、各环节、所有作业地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四个驻矿中队截至目前已完成预防性安全检查及采集气样分析化验255次,密闭墙巡查6队次,下发隐患通知书40次,隐患180余条,为矿井构建安全、高效、环保的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口前移,创建一职多能“大平台”。主动适应新时代应急救援新要求,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搭建音视频通信、人员定位、气体检测、装备数据集成的调度指挥平台,不断探索新仪器、新装备的改革创新,购置面罩清洗机、氧气呼吸器烘干设备、自救器校验装置、气囊式快速密闭、单兵减负、卢卡斯破拆工具等大一批国内先进的救援装备,并对新装备的性能、操作方法、技术参数和保养方法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列装后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打造一职多能的救援队伍。
奋斗所到处,幸福自然来。下一步,救援中心将踏着更加坚实的脚步,以“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持续做好各类应急救援工作,以打造一流应急矿山救援队伍为目标,建成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应急救援队伍,向一职多能的综合性救援队伍方向发展。(狄卫军)
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