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为了欢迎我加入电工班,班长李晓东送给我一把钳子,作为入班礼物。
这把钳子很漂亮。钢制的钳头,内外齿轮一样的棱条,做工极显精美,再加上钳柄上蓝色的护套,给人一种“变形金刚”的感觉。据说这把钳子是德国制造,花了他一百多块钱。
拿到手里,我视若珍宝,用黑色布袋子包裹起来,装在背包里,每次遇到熟人都会忍不住地拿出来炫耀一番。
“李班长送了我一把钳子,花了一百多呢!”见到老赵时,我故意卖弄着说。“让我看一下,一百多块钱的钳子长什么样?”我煞有介事地从包里拿出来,再拉开拉链从布袋子里把钳子取出来。老赵拿在手里试了一下,“一百多块钱的钳子就是不一样啊!”
李晓东送我钳子的事传开后,电工班炸了锅,都跑来跟他要钳子。
“李班长,听说你发工具了,怎么没有我的份?”蒲磊笑着问。
“给过你多少工具了,你还要?”
“你没给过我一百多块钱的钳子啊!”
“能用就行了。”
“师傅,我也想要一百多块钱的钳子。”荣科也跑来说。
“去去去,凑什么热闹啊?”李晓东无奈至极。
管道班张磊竖起大拇指说:“李班长大气,自费给班组配工具。”然后,把目光投向了自家的班长,笑嘻嘻说:“要不咱也学学人家李班长。”管道班班长哈哈一笑说:“我没钱啊!”张磊笑着说:“谈钱就俗了。”
第二天,我换衣入井的时候,看到老黄后又忍不住拿出来炫耀。“看,东哥给我的钳子,一百多块呢。”老黄两眼放出光来。“我今天装药正好用钳子,借我用一下。”
我昨天背在包里一天都没舍得用,实在不想借,就支支吾吾起来,把目光投向一边换衣服的李晓东,希望他能帮我拒绝老黄。老黄见我看李晓东,便说:“晓东,借我用一下啊。”
“已经送人了,就不是我的东西了。”李晓东摆出一副不愿再卷入钳子纷争的漩涡。
老黄便继续向我借。我向来腼腆,最不会拒绝别人。于是,只能万般不甘地借了出去。
在维护开关时,老赵过来说:“我看老黄好像拿的是你的钳子?一般的钳子一次只能剪一根钢丝,老黄用的钳子一次剪三四根,嘎嘣脆!”
我一听,心里又气又急,心想:“老黄也真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知道爱惜。”
老赵似乎一眼看穿了我,提醒着说:“剪钢丝最费钳子了,你去跟老黄说一下,让他一根一根剪,不要把你的钳子给弄坏了。”说的我真想扔下手里的活,跑过去要回来。
李晓东叹了一口气说:“有因必有果,既然借给别人了,坏了也不过是一把钳子的事,吸取教训,别有个啥东西就到处显摆。”说的我老脸一红。
一下班,我就找老黄要钳子,老黄说他明天再用一天,我坚决不借。我拿回钳子一看,哪还有“变形金刚”的模样,钳子上满是黑乎乎的煤泥和油渍,我强压怒火检查了一下刃口,完好无损,谢天谢地。我把钳子清洗了几遍才恢复了几分从前的模样,于是我便收藏到衣柜里,别人跟我借,都说丢了。
大概过了三四个月,旧钳子坏了,我便将它装进了背包里,用的时候小心翼翼,怕自己不小心弄坏了。不过,这把钳子真的好用,锋利且顺手,给我挣了不少面子。时间一长,大家来借,我也毫不犹豫,我被大家对它的夸赞冲昏了头脑,认为它无坚不摧,无往不利。我拿它去拔锈死的U型销,拔不出来,便咬住往出撬,用力过猛,刃口豁出一个小口子,看得我心疼极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刃上有了小缺口,但依然不影响它的作用发挥。
直到一天,下班前着急收拾工具,升井后发现钳子没拿。想到临走时,谢源还在现场干活,就跑去问。谢源笑着说没见,目光闪烁,还坚决不让看他的包,我就觉得一定在他包里,说闹之间,趁其不备一把拉开拉链,果然在里面,当我举着钳子在他眼前晃时,我俩心照不宣的哈哈大笑。
后来,钳子还是丢了,我竟想不起在哪里把它丢了,找了好多地方,问了好多人,都毫无结果。我坚信,只要谁拿出来,我一眼就能认出它。可是,再也没有见到过,就像生命中很多重要的人,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得与失,是人生常态。世事万千,很多事都有预兆,也有因果。后来李晓东说他是淘宝上买的,也就六七十块钱,据商家说是德国制造,无从考证。但事隔数年,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它那酷似“变形金刚”的模样。(小庄矿 计忠荣)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