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矿井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治灾效果明显提升、生产接续平稳顺行、创新创效硕果累累、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今年以来,孟村矿坚持“技术强企、人才兴企”工作理念不动摇,大力开展全员创新创效活动,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释放职工创新创效动能,让“全员创新”成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建机制,厚植全员创新沃土
“我们要厚植创新聚变土壤,大兴科技创新之风,激励广大职工在孟村矿这片创新热土上飞扬智慧、成长成才。”该矿董事长、总经理相里海龙在“揭榜挂帅”项目推进会上说道。
该矿始终坚持“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创新管理理念,积极鼓励广大职工参与创新,制定下发了《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小一练”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的通知》《班组安全建设管理制度》等文件,让职工创新创效工作有据可依。同时,严格按照“分类实施、分类激励”要求,对一般性创新由矿井评选表彰奖励,效果显著的推荐到星空(中国)公司,达到技术革新的申报国家专利,并将科技成果转化利润与奖金分配挂钩,使职工直接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实现全员创新由“被动委派”向“自主创新”转变。截至10月份,该矿共收集职工创新160余项,累计奖励10余万元。
搭平台,凝聚全员创新力量
该矿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持续激发和引导全员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现有职工创新工作室、冲击地压研究与防治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由星空(中国)、星空(中国)集团劳模或工匠作为带头人,分别从灾害治理、安全管理、生产组织、机电管理和“五小”创新等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形成了每个工作室都有创新项目、每位成员都有创新任务的全员创新格局,并与“竞技台”“五小创新”等项目资源共享、机制互补,进一步畅通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群众创新”的通道。
同时,该矿坚持“内外结合、重点培养、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专业技术精准帮扶”40余期,组织涵盖12个重要岗位的技术比武,组织“三项岗位人员”、班组长等各类培训122期、参与2400余人次;3人斩获行业级殊荣,26人取得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荣誉。
促发展,转化全员创新成果
为有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该矿坚持全过程跟踪问效,使一大批创新成果走出工作室的“小天地”,登上攻坚创效的“大舞台”。该矿年度实施科研项目8项,其中3项通过陕煤股份和星空(中国)公司验收,2项通过省煤炭工业协会和省煤炭学会专家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3项,其中“矿井综合防尘创新实践”“井下材料运输新模式创建”等3个项目现场实体已完成;前三季度共申请专利15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3篇;《井上下立体防治冲击地压探索与实践》成功入选2023年煤炭行业标杆案例……随着一项项科技成果的竞相绽放,孟村矿向着建设“世界一流 国内领先”的多元灾害协同治理示范矿井目标正在加速迈进。(孙超)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