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
结合学习《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克服“五多五少”》,剖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与近期工作实际,我认为在推动矿井安全生产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根源都可以归结于部分党员干部惰气大、暮气重、倦气深、怨气多,而要想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干出成绩,就必须要有朝气、锐气、和气、正气。
安全生产“凋”于惰气。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极端负责的担当思维,具体表现在习惯以文件传达文件,以清单落实清单,对上级检查出来的风险隐患落实不认真、整改不彻底,日常安全监管疏忽大意,对一线情况了解不深入,对薄弱环节认识不深刻,现场检查“蜻蜓点水”,多数情况下不愿耗时费力,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深纠、物的不安全状态没有深查、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没有深思。此类可称为“只喊口号不拉纤、撸起袖子一边看”型干部。
安全生产“颓”于暮气。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善于破题的优解思维,具体表现在工作中暮气沉沉、因循守旧,缺乏解题破题意识,对安全生产、经营管控等方面存在的弱项短板,习惯用老办法解决,不愿在实际情况演变中寻找新的破题路径;缺乏优解思维,表现在抓不住阻滞安全生产、经营管控的关键因素,不愿运用辩证、归纳法分析原因,解决方案往往停留在“差不多”层面,对于如何优解问题缺乏系统思考。
安全生产“困”于倦气。部分党员干部缺乏马上就办的高效思维,具体表现为思想上主动性不足,对安全生产重点部署、重要讲话精神认识不深刻,习惯于“等等看”,缺乏立即着手、马上谋划的紧迫感;表现为工作视野不够开阔,对任务安排缺乏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习惯于先易后难,对安全生产重点难点薄弱环节缺乏认知,造成工作推进时效不高;表现在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缺乏立行立改的自觉,最终导致问题“积少成多”,工作从头起步。
安全生产“泄”于怨气。部分党员干部缺乏锐意进取的创新思维,具体表现在思想胆怯缺乏进取精神,对上级安排挑肥拣瘦,遇到难题怨天尤人,在怨气长期催化下造成任务落实走形变样,最终导致安全努力付之东流;表现在认知折旧,对上级提出的增强创新意识和争创一流意识置若罔闻、满腹牢骚,习惯于墨守成规,对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如何防范重大隐患,如何杜绝“零敲碎打”事故,缺乏创新性闭环思考。
总的来看,以上“四气”成因在于,嗅觉失灵,“闻”不到安全生产严峻形势;视觉失常,“看”不见安全生产部署要求;味觉失调,“品”不出安全生产核心要点;听觉失认,“听”不进安全生产建议指导;触觉失效,“摸”不准安全生产演进规律;思觉失衡,“想”不出安全生产保障路径。
安全生产千头万绪,要想不出岔子干出成绩,工作中必须要有朝气。所谓朝气,就是对待安全生产要精神饱满、态度端正,积极作为、有的放矢。要紧扣《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上级重点任务部署积极落实,对上级单位检查出来的问题对照清单立行立改;就是要积极作为,提高自身队伍对重大隐患的自检自查水平,对风险隐患盲区末梢,做到早发现真发现,早应对真解决,早处置真整改,避免出现平时自我感觉良好、一遇迎检问题丛生的情况。
安全生产任重道远,要想不出乱子干出成绩,工作中必须要有锐气。所谓锐气,就是在工作中敢想、敢干、敢闯、敢创。具体来说,就是要克服艰难险阻,拼尽全力狠抓“三违”和“四员两长”现场履责,确保每一位职工人身安全;狠抓标准化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狠抓“八个聚焦”落实,确保经营成本稳步下降;狠抓“八大标杆”“八大样板”“美丽矿区”建设,确保细分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跟上计划进度。
安全生产举足轻重,要想不出漏子干出成绩,工作中必须要有和气。所谓和气就是要在工作中善于补台,与各部门之间形成工作合力,善于优势互补与同事攥指成拳;就是要对上级负责不敷衍,对下级负责不“甩手”,遇到问题先从自身责任角度分析原因,提出应对方案,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始终在思想行动上同下级并肩作战;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摆资格、不摆架子,善听批评、善听指导,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能够自觉摒弃一些刺耳的恭维和赞美。
安全生产事关大局,要想不掉链子干出成绩,工作中必须要有正气。所谓正气就是要能够坚守初心使命,将规矩铺展于工作的各个方面,面对腐蚀干扰,不越雷池不逾边界,做到个人价值导向始终紧跟工作导向,自身发展始终链接企业发展;就是要守底线守规矩,能够将责任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工作落实不见成效决不“鸣锣收兵”;就是要能够在安全生产中慎微慎独心存戒惧,始终在规程规范、标准的引领下平稳有序地推进工作;就是要境界高站位高、心胸宽,不图名不争利不抱怨不埋怨,能够以包容豁达的心态团结同事。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松力,更似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停滞。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要将破除“四气”作为长项工作常抓不懈,如此方能在安全生产的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方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展现更大作为。(大佛寺矿 王建辉)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