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
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点多线长面广,在推进管理提升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体系思维,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重点打造、全员参与。根系发达,枝叶才能茂盛;基础夯实,发展才能平稳高效。孟村矿自联合试运转以来,项目验收进展有序、安全生产稳中有升、灾害治理协同有效、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不断夯实。但是,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验收迫在眉睫,多元灾害协同治理爬坡过坎,作业环境改善急需提档升级,三基建设任重道远,智能化建设与减人提效势在必行,矛盾逐渐凸显。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必须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基于此,孟村矿“创”新思路,“变”换方式,以系统思维促进安全管理基础再夯实。
创新管理机制流程,变换管理思维方式,促进管理体系再优化。在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系统为依托,创新管理机制流程,打破传统管理的“只看树叶 不见森林”的瓶颈,建立“根基干叶”的机制流程,变换管理思维方式,促进管理体系再优化。一是以理念目标为根。坚持创变文化引领,立足理念目标涵盖“企业发展全领域”定位,高起点全方位提炼,将“愿景、目标、安全、人本、管理、科技”6个方面深植入矿井安全生产的土壤,制定总体方案,按照重点突破、分部拓展的思路,科学长远规划,确立理念目标落地实施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二是以安全责任为基。在全面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将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考核进行系统量化,推动各级责任落地、落实,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担责,以此筑牢安全生产的基础。三是以制度标准为干。通过制度汇总梳理、核心标准编制、关键环节控制、重点流程再造,着力固化优化制度标准,形成以制度标准为干的管理支撑体系。四是以成效为叶。在制度标准的枝干上,统筹考虑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现场工程实际,通过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结果导向、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思路,找准问题,分类指导,各个击破,最终形成流畅高效的管理机制。
创新灾害治理思路,变换防灾治灾方式,促进技术管理再突破。多元灾害耦合叠加是孟村矿灾害的核心难题,随着矿井开采的不断延伸,灾害显现强度、治理难度都会持续加大。孟村矿创新灾害治理新思路,探究多元灾害超前协同治理方式,从技术层面上实现多元灾害耦合超前治理新突破。一是健全技术组织保障体系。完善以总工程师为牵头,以安全生产为核心,以灾害治理为重点,各业务管理部门协同作业的技术组织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多元灾害超前协同治理工作体系。依托三维地质透明化,引进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压裂和井下长距离定向钻孔水力压裂技术用于冲击地压防治,开创“井上下”立体联合治理冲击地压的先河;应用高压水射流割缝+CO2驱替“2-111”瓦斯高效抽采技术实现瓦斯高效抽采新模式;采用井下本煤层掘前长距离定向钻水力压力技术协同解决瓦斯预抽和掘前卸压问题。三是完善灾害研判检验评价工作机制。在立体监测的基础上,联合中煤科工、中国矿大等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实行月评价、周研判、日分析工作机制,从而实现灾害治理的精准、高效。
创新三基建设思路,变换培训教育模式,促进综合素质再提升。“夯实安全生产系统基础,练就操作岗位过硬基本功,强化基层队伍素质提升”是孟村矿今年的厚积安全发展基础的主攻方向。一是进一步打通系统制约瓶颈。通过对主运输、主提升系统优化升级,对辅助运输线路铺沥青整形,提升主辅运系统运行效率;通过加快二号风井、二号主排水系统、403排水系统建设,进一步打通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系统瓶颈。二是进一步提高培训教育质量。通过创新培训教育思路,变换模式,精准确定培训对象与内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建立全面细致的员工个人技能档案,针对员工个人培训做到有的放矢,薄弱环节重点攻克,形成了培训计划科学、培训目标明确、推进步骤清晰、培训任务具体的工作格局;创新实施“VR+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仿真平台、实训平台,开展情境化、体感式互动培训,把枯燥的课堂搬上“云端”,改变了“坐教室、看黑板、听讲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效拓宽员工自主学习渠道。促使员工从“多数学”向“全员学”、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主动转变。三是进一步提升专业队伍素养。积极探索技术工人的培养新途径,持续加大技能人才选树培育力度,采用“由点到面,由易到难,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的方式,通过不断开展“设计讲评”“事故案例讲评”以及“地质讲评”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专业技术管理队伍综合素养再提升,切实用培训之桨撑安全之舟,为矿井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矿井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创”新思路,“变”换方式,强化理念落实,理顺管理机制,实现流程再造,以系统思维、体系建设的全局观促进安全管理基础再夯实。(孟村矿 胡沛)
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