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今年以来,孟村矿紧紧围绕“强安全、精治灾、优接续、提质量、严标准、促发展”工作主线,坚持“稳字当头、以稳为先、以稳保安”工作总基调,谋“新”提“质”,不断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奋力开创矿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奏“前”音,水患治理再超前。针对新盘区403109首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该矿依托工作面顶板直流电法和槽波勘探两种物探成果,施工探放水钻孔12个,累计进尺1206m,超前完成了各项防治水工程。同时根据矿井采掘接续及年度防治水计划,提前编制403109工作面防治水方案,通过复盘分析、研究总结401盘区集中泄水巷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经验,首次提出“盘区集中泄水巷定向疏排+大直径泄水钻孔清污分离+采空区水位在线监测”多源融合水害治理“独家秘诀”,不断提升矿井水患治理新高度。
奏“精”音,瓦斯防治更精准。该矿紧盯瓦斯“零超限”目标,采取区域预抽、掘前预抽、采前预抽和高位定向钻孔等多种抽采方法,以及特厚煤层定向长距离钻孔水力压裂、水力割缝、液态CO2驱替及“2-111”瓦斯高效抽采等多种技术,实现了瓦斯抽采浓度、效率精准双提升。目前,403109工作面瓦斯抽采浓度达到7.74%,效率同比提升126.84%。借助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瓦斯预警与防灭火系统及智能综合防尘系统为一体的综合可视化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了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管理。
奏“新”音,防冲工作更新智。该矿坚持冲击地压“可预、可防、可治”理念,持续完善防治管理机制,先后提出“3+3”防冲措施、综采工作面“3556”冲击地压等管理体系,对“人、机、环、管”四方面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管理。采用以“地面区域性压裂为主、井下局部治理为辅”的新式立体防控技术,突破了防治冲击地压传统技术壁垒,《井上下立体防治冲击地压探索与实践》创新项目成功入选煤炭行业标杆案例。同时不断提升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效率,引进CMS1-4500/55Y型智能卸压钻机、TMBYW(25/1000)B型煤矿用高压泵等新型设备,为工作面水力压裂施工提供了设备保障。
奏“质”音,顶板管理更高质。该矿依托“五位一体”支护管理体系,坚持抓好掘进正规循环基础,打造“四线”管理关键,攻坚作业习惯难点。在采掘过顶板破碎、断层、高应力区等重点区域期间,采用超前预注浆、断层面注浆、注浆锚杆(索)鸟窝锚索、可缩U36型支架及注浆改性等组合技术,成功构建起减冲、抗冲、防冲分级防控支护体系。坚守“双重维护、避峰让压、限高开采、均衡生产”工作原则,不断强化抗冲长效支护,将巷道变形量控制在50%以内,锚杆、锚索破断率降低至10%,工作面采动应力影响明显减小。
面对矿井冲击地压、瓦斯、水害、顶板等多元灾害耦合叠加、灾害治理难度大的实际,下一步,该矿将紧扣现场灾害、风险、隐患“三同步”实效管控,持续优化治灾施工参数,全力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尉博虎 张欢)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