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信息
救援中心:六种检查方式齐发力 推动应急救援向事前预防转变
发布时间:2024-01-02 11:38:45     作者:严东帆 王旭明   浏览量:4337   分享到:

近年来,救援中心在复杂地质条件煤矿多元灾害综合治理大背景下,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预防性安全检查新模式、新方法,最大程度协助和服务矿井消除安全隐患,推动矿山应急救援工作从事后救援转向事前预防。

开展采煤工作面日常预防性检查。为从源头上防范和消除矿井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救援中心各驻矿中队每天以轮流下井形式,对服务矿井采煤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同时对重点区域的气体进行现场实测、采样化验分析,对照采煤工作面问题清单对21个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填写采煤工作面预防性安全检查记录、绘制出采煤工作面行走路线示意图、采煤工作面巡检问题清单,将隐患通知单及时反馈到矿井业务部门,并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IMG_9329(20240102-083732)_副本.jpg

开展密闭墙每旬预防性安全检查。为防止煤层自燃、有害气体扩散、老空水涌出或瓦斯爆炸,各中队每旬由指挥员带领备班队对驻地服务矿井密闭墙进行一次专项巡检,做到全月矿井密闭墙巡查全覆盖。巡查人员主要对井下密闭墙完好情况、巷道支护完好情况、密闭墙内外气体变化情况、密闭墙出水情况、有无漏风情况、风量、温度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封闭不严或有其他缺陷或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开展各类灾害专项预防性安全检查。各中队每月按计划对五对服务矿井水灾、瓦斯、冲击地压等8大专业隐患进行一次预防性安全检查。预检计划明确了每次预检矿井、时间、地点、路线、小队、带队指挥员、检查内容、实训项目等,检查过程坚持“查隐患”与“实战练”相结合,开展仪器操作、佩机训练、急救包扎、伤员搬运、模拟事故演练、灾区侦察、实景授课等科目训练,实现人机最佳结合。

开展服务矿井全覆盖型预防性安全检查。为及时消除中队对驻地服务矿井以外的其他四对矿井基本情况了解不全面的漏洞风险,加快推进全体指战员熟悉所有矿井基本情况,各中队每月到驻地以外的其他四对服务矿井进行预防性安全检查不少于2次,主要以熟悉井下巷道和了解井下各系统为主,使全体指战员全面了解公司五对矿井的基本情况,从而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开展掘进工作面专项预防性安全检查。为使指战员更全面、详细地掌握矿井回采巷道和准备巷道的动态生产和当前安全情况,各中队每两周由备班队带队指挥员带领备班小队到驻地服务矿井各个掘进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人员结合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深入矿井,重点检查工作面进排风系统、工作面支护、通风、煤尘防治、排水设施等,确保掘进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运行。

IMG_9331_副本.jpg

开展自救器佩戴使用预防性安全检查。为进一步提高矿工的自救互救能力,确保每位入井人员都能正确熟练地佩戴和使用自救器,救援中心在抽调各中队业务骨干定期和不定期到各服务矿井开展自救器使用实操现场培训的同时,每天由中心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和各中队2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检查小组,到服务矿井井口和井下开展自救器专项型预防性安全检查,检查小组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是否建立自救器使用、充氧、换药、校验维护保养制度,是否按规定进行充氧、换药、检查校验,是否开展入井人员自救器的使用培训及职工对自救器各部件完好性、氧气瓶压力值、换药时间、过期失效的应知应会,矿井避难硐室中自救器配备数量是否符合规定等进行全面检查,实现了全员参与、个个会用、人人过关,提高矿工在突发险情时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和全员自保互保打下了坚实基础。(严东帆 王旭明)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