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干部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星空(中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永明推荐的《做最好的中层》一书。通读全书,该书从最好的中层怎样想、怎样做、怎样超越等三个部分进行了全面而又系统的阐述,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指导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方法论,值得反复研读。
一、要知责、负责,更要尽责、担责
书中提到:“对最好的干部而言,就负责来说,仅仅负责还不够,还得尽责。”对一名中层干部来说,责任必须是第一位的,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百度百科对于责任的解释有两重含义:一曰应尽的义务、分内之事;二曰应承担的过失。责任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当前,矿井发展面临着来自于安全生产、生态环保、降本增效等多重考验,能不能实现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得看各级中层干部能不能做到知责、负责和尽责,如果对于责任,只停留在知责和负责的层次,做不到尽责,不追求问题的圆满解决和任务的圆满完成,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
煤矿工作千头万绪,出现工作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认识到失误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也不难,但难就难在面对失误有没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我们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也遇到有些干部面对“责任”,选择了逃避推脱,这是极不负责任的体现,最终延误了工作、毁掉了前程。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尽责任的乐趣。”对于我们,更何况不是呢?
二、人是活的,就有办法,就有希望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在束手无策、难以解决时,常常会听到这些话:“问题是死的,人是活的”“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本书中也讲到:“问题只会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千千万万个”“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有的中层干部,对于上级布置的稍有难度的任务,第一时间就推脱或抱怨。为什么第一时间就推脱或抱怨,我认为还是惯性思维所导致,因为没有见过大风大浪的“安逸型”干部,潜意识里不愿动脑子,不愿吃苦,害怕自己做不好,要承担责任。所以遇到有难度的工作和棘手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能推就推,推不掉了就硬着头皮应付。因为长期以来思维僵化,形成的惯性思维致使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时,便很容易成为一根筋,钻了牛角尖。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打破惯性思维,多动动脑筋,多想想其他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为,人是活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固定公式。
三、齐心才能协力
书中讲到:“没有共同理想的团队,必定是一盘散沙。”真正强大的团队,必然是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在星空(中国)集团4月份工作例会上,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永明提出的用“足球阵法”组织安全生产,很巧妙地给我们讲解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一个团队,虽然团队成员分工不同、角色不同、能力有别,但只要目标一致,行动一致,互相欣赏,互相补位,齐心协力,就会发挥出最大的合力,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个区队的管理层,在具有共同理想和目标追求的前提下,成员无论是负责安全、生产,或是机电、技术工作,只有心齐了,每个人的劲才会往一处使,才能带领这支队伍向前走。如果大家没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在工作中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都想表现自己,凸显个人,就会出现1+1<2的结果,这对于整个区队来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人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可见,一个具有共同理想追求的团队,只要上下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曾经对自己发问:“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阅读了《做最好的中层》这本书后,我也在思考:“作为一名中层,我的贡献是什么?”让我们以此共勉!
编辑:雒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