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
近期我反复、认真地读了《做最好的中层》这本书,该书真实全面地总结和剖析了中层管理者关心和苦恼的问题,并将破局的方法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以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的形式讲给我们,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下面浅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中层管理者要有大境界才能有大发展。杨元庆初入联想时,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销售员。可短短十几年,他就成为联想集团的董事长。为什么杨元庆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有记者曾就这个问题向联想的前任董事长柳传志提问:“联想内部有许多中高层管理者,他们的资历都比杨元庆深,为什么您决定提拔一位年纪轻轻的中层,让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呢?”对此,柳传志的回答是:“我研究他已经很久了,之所以最终选择他当联想的接班人,是因为他有着不同常人的大境界。”
何为大境界?在我看来,就是要始终做到将单位的利益和需求放在个人的利益和需求之前。要有开阔的胸怀和视野,将目光放得更深、更广、更远,不要放在蝇头小利和一时的得失上;从容面对个人挫折,勇于抛开以往的优秀,勇于反省自己,勇于改正缺点,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全身心投入工作;挑重担而不谈任何条件,遇事先找方法,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无论如何也要把工作做好;要兼备谦逊的品质和敢于迎难而上、挑战难点工作的雄心壮志;要有担责的勇气和担当、礼让他人的胸怀和气度;能够与下属荣辱与共、甘愿把荣誉和利益让给下属。归根结底,只有具备大境界才能成长为领导者眼中值得委以重任的人。
中层既要当好管理者,也要当好被管理者。任何出色的中层都是从学会当好被管理者开始的。在领导面前,中层是被管理者,需要展示的是强大的执行力和能够高效圆满地完成任务的能力。一流的中层首先要能够明确上级的意图和目的,和上级的思想保持一致,并能全力以赴执行落实。学会“守规矩”是当好中层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当个人意见与领导不一致时,首先是服从,其次是主动沟通,主动沟通往往能够避免和解除误会。沟通时也要注意沟通方式,时刻注意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工作,不胡乱猜测领导意图,坦诚布公从而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
中层管理者不仅要带好自己的小团队,同时还要善于将自己的小团队融入整个企业的大团队之中。中层管理者都有一定的才能和个性,但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各往各的方向走,那么整个集体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中层管理者首先学会做团队里的一份子,听从统一的指挥调度。一位优秀的中层,要懂得恃才助上,而不是恃才傲上,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助力。
中层管理者既是“领头羊”也是“指挥家”。中层管理者要发挥“领头羊”作用,则做事要积极主动,富有耐心,遇事不是先摆困难、讲条件,而是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常自省、不激进,多与下属交流沟通。而要成为优秀的“指挥家”,一方面要求中层管理者善于“用人”。成为一流的中层管理者不一定是团队中最擅长该项工作的人,但一定要充分了解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和短板,量才而用,适当授权,能够调动起部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不包揽,懂取舍,收放有度,能够发挥出团队最大合力,出色、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则要有一定的战术水平和战略思维。中层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便在下属开展具体工作时,能给予直接指导和建议。具备战略思维,才能更好地领会组织和上层领导的意图,站在全局角度带领队伍做好具体工作。
优秀的中层要保持不断超越自己的心态和状态。职场生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才能不被淘汰。首先,要时刻保持归零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吸收提高,从而超越自己。平时要多学习,多反省,在自己和别人的错误、成功中寻找失误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其次就是超越我们的位置,站在上级的高度去考虑问题,站在下级的位置去解决问题,不断向上走才有新的高度,不甘于平凡才能超越平凡,垫高别人、放低自己才能有更大的超越,让“优秀”成为自己的优势,而不是阻碍自己更好、更卓越的绊脚石。
总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层我还有很多要学习、要提高的地方。今后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业务知识和履职能力,做一名让上级放心、省心、称心,让下级真心拥护的中层管理人员。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