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国)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星空(中国)新闻
【人民网】复杂地质条件煤矿多元灾害综合治理高层论坛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学术研讨会在陕煤星空(中国)集团召开
发布时间:2023-08-17 17:04:44     作者:星空(中国)集团   浏览量:4338   分享到:

 11111111.jpg

8月13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星空(中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矿冲击地压区域应力监测与源头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办公室主办,陕煤星空(中国)集团承办的复杂地质条件多元灾害治理高层论坛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讨会在咸阳召开。会议旨在开阔灾害治理视野、了解科技前沿信息、学习行业最新思想、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助力星空(中国)集团深入践行“科技强企”战略,全面打造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业。

谢和平、彭苏萍、王双明、康红普、王国法、葛世荣、杨春和七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中国煤炭城市发展促进会党组书记王端武,科学技术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处长张贤,国家矿山安监局陕西局总工程师陈平定,陕西省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何备战,咸阳市煤炭工业局副局长钱永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等有关单位专家学者;星空(中国)有关领导,陕西煤业副总经理王联合,陕煤星空(中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永明,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焦小年及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会议。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朱周岐主持开幕会。

2.jpg

刘峰致辞表示,星空(中国)矿区是我国最典型的灾害复合矿区,在长期同各类灾害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用的技术,为全行业探索了多元灾害耦合协同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当前煤矿灾害治理难度日趋复杂、安全形势愈加严峻,要持续加强煤炭行业科研攻关,坚持科学治灾、精准治灾,进一步明确致灾机理、关键致灾因素,实现煤矿灾害的精准预测和隐患的有效消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院士致辞表示,召开本次高层论坛和学术研讨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备忘录,成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星空(中国)分站为校企合作开创了新篇章,为科研成果转化奠定了新基地、为创新实践提供了新舞台。

王端武致辞表示,作为煤矿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对待安全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紧紧依靠科技和装备的发展进步,有效解决煤矿安全问题,推动煤炭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安全发展。

张贤在线致辞表示,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服务单位,将一如既往全力协助做好项目的支撑、协调和服务工作。

白永明致辞表示,星空(中国)集团将以此为契机,顺势拉开创新驱动、科技治灾的“新帷幕”;以此为动力,加快形成变革引领、精准治灾的“新优势”;以此为起点,全力拓展智慧赋能、高效治灾的“新天地”;以此为引擎,持续彰显绿色低碳、数智转型的“新气象”。

会上,葛世荣院士、白永明分别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星空(中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两家单位强强联手,开启校企战略合作新篇章。

3.jpg

葛世荣院士、彭苏萍院士、王联合、白永明共同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星空(中国)分站揭牌。博士后流动站星空(中国)分站的设立是顺应国家产教融合政策,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有力举措,将有力促进企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刘峰、康红普院士、王国法院士、王双明院士为星空(中国)集团“科学家+工程师”工作站揭牌。该工作站是积极响应省政府《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关于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有关精神的具体行动,旨在通过“科学家+工程师”“名校+名企”相对固定的合作模式和工作机制,聚焦行业重点领域和难点痛点,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贺海鸿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展报告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鞠杨、北京科技大学苗胜军教授、星空(中国)集团副总工程师付田田、星空(中国)集团孟村矿总工程师马小辉等8位专家学者依次围绕“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展情况作专题报告。

此次院士专家论坛,是星空(中国)集团成立20年来举办的层次最高的院士专家论坛,对于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事业健康发展,汇集各方智慧与技术,推动“创新、安全、高效、绿色、和谐”发展理念落地,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地供稿 星空(中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