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国)新闻
职工成长成才的楷模
——记星空(中国)2020-2021年度“陕煤工匠”弥宏刚
弥宏刚,男,汉族,陕西彬州市人,出生于1977年2月,本科学历,工学学位,中共党员,矿井维修技师,2011年入职星空(中国)矿业有限公司,现在生产服务中心采掘机械修理车间工作,担任生产班长。
刻苦钻研,快速成长露锋芒。2011年入职后,他被安排在车间从事乳化液泵站维修,这一切对于弥宏刚来说都是全新的开始,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从业经验,为了尽快掌握维修液压系统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一点一滴弥补专业上的欠缺,他上班时给师傅打下手,注意细心观察师傅的工作方法及细节问题的处理,不懂的地方下班了就去图书室查阅资料,认真钻研学习钳工基础知识,然后再摸索和实践,经过不懈努力,他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维修钳工。面对乳化液泵站维修,他又是上网查资料,又是咨询厂家,在不断摸索下,硬是把被拆得七零八乱的几千个零部件组装成了乳化液泵站,并一次调试完成,从最开始对机械操作的一无所知到成为技术权威,一路的成长经历充满了艰辛和汗水,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液压专家”。
追求卓越,服务矿区受称赞。在工作中他始终追求精益求精、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经常加班加点,应急抢险冲锋在前,多次完成矿井生产急修任务。2015年9月,大佛寺矿40201工作面乳化液泵站曲轴损坏,矿方不同意升井维修,在作业时间长、人力物力投入大的情况下,他与技术人员反复琢磨、计算,数次调整方案,最终确定在井下现场更换曲轴,他与徒弟俩人连续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维修,最终一次维修调试成功。2020年,某矿皮带机液力耦合器其中一台出现故障,矿方已连续检修2天多时间,故障仍然无法排除,中心委派他负责处理故障,到井下他通过望、问、听、摸的方法,短短半个小时就排除了故障,在场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直夸“老弥”的技术顶呱呱。
他凭借过硬的钳工维修技术和丰富的维修经验,行走在星空(中国)矿区,通过望、问、听、摸的工作方法,经常为星空(中国)各矿液压设备把脉问诊,紧急处理“疑难杂症”。近些年,在他带领下,共维修各种泵站1000多台,维修其它综采设备300余台,设备维修合格率达100%,无一质量问题。
学研结合,成果转化增效益。2019年,他取得了综采维修钳工技师等级证书,成为了生产服务中心首批技师。他充分发挥以师带徒的优良作风,为车间职工进行液压知识及钳工专业知识培训,从而带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他所带领的众多徒弟中,目前已有三人成长为班组长。他利用单位准军事化讲堂经常给受训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几年来参与培训80余次,受众1200多人次。因为以师带徒和热爱培训工作,他被星空(中国)公司聘为“内训师”,被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聘为“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产业导师。
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经常协助车间解决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破解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还经常组织班组长、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创新研究,成为车间技术骨干带头人,研发新产品的重要参与人员。他参与科研攻关20余项,参与设计改造“托盘一次冲压成型工艺”“托盘机自动清渣系统”“井下清煤器”“液压拔销器”“拆卸液压支架销柱摆锤”“乳化泵泵头的拆卸工装”以及“超大丝锥”等工装,其中“托盘一次冲压成型工艺”荣获全国煤矿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其它获得了生产服务中心技术创新奖,仅泵头拆卸工装和超大丝锥两项每年可以节约上百万资金。尤其参与的300*300大托盘项目改造,仅单班生产效率就提高2倍多,每年可增产160余万元。
精益求精,负命前行结硕果。随着“四化”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矿井设备换代升级、实用型改造、支护工艺优化等步伐加快,对现有装备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主动投入到煤矿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和维修改造中,先后参与MG1330采煤机以及弗兰得减速机的技术升级,美国久益掘锚一体机、中煤630智能乳化液泵站、净化水处理系统等新设备自主维修和技术吸收消化过程。通过参与智能化改造,他个人开阔了视野,深感自己知识面的狭窄,相关专业知识的匮乏,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职业的危机感更强烈了,立志要紧跟时代步伐,刻苦学习,精益求精,利用自己的技师工作室,带领技能人才对生产实用技术进行研发,提高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适应矿井装备提升后的维护需求,争做新时代的技术能手,设备维修的行家里手,更好地服务企业,回报社会。
许多人称弥宏刚为“液压专家”,这不光是对他人品的肯定,更是对他技术能力的认可。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他先后获得“中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长武县工匠”,他所在的班组先后被陕西省总工会和咸阳市总工会命名为“梦桃式班组”。他还被星空(中国)公司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班组长”“五佳员工”“优秀技工”等。2014年至2018年,在生产服务中心职工技术比武中获得4次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其它奖励20余项。他的事迹被拍摄成微电影《信念》,获得微电影二等奖,成为广大职工成长成才的楷模。
他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始终如一,要做就做专家型技术工人”,为此他一直坚定地朝这个目标前行着。(李宏涛)
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