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专栏
【“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付田田:能柔能刚 善听善言 轻装前进
发布时间:2023-04-23 17:16:05     作者:付田田   浏览量:12492   分享到:

1679532647162830.png

近日,有幸拜读了《做最好的中层》一书,书中提出中层应有的境界:是“夹心饼”,更是栋梁;要忠,还要能;是领头羊,更是指挥家并阐述了中层应具备的能力:与上级有效沟通保证完成任务做解决问题的高手打造一流高绩效团队。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能柔能刚,打开格局,懂得谦虚。书中写,如果工作严厉认真,很容易积怨于下,引起下属的不满,甚至被暗中称为老板的“打手”;但如果对下属很宽容,工作效率和质量往往又会大打折扣,因此积怒于上,甚至被扣上“缺乏管理和领导能力”的帽子,搞不好还会因此丢了饭碗。自己从事煤炭行业已经35年,在中层岗位上也工作多年,书中写到的这些,说出了很多中层的心声。

如何处理好工作环境的关系?书中给出了答案,除了做好业务,也要提醒自己懂得谦虚,凡事要留有余地,不咄咄逼人,更好地尊重领导、尊重同事。内省自身,唯有寻求自身的改变,打开格局,才能有外在境遇的改变。不是说自己是好人、有能力,就应该获得成功。如果忽略处理周边环境,做出些成绩就自以为是,不懂得谦虚,那么和上级领导、同事的关系要想融洽就会有些困难了,要想开展好工作也是举步维艰。处理好周边生存、社会环境,自己发展前进的阻力会变小,周边环境也能成为自身发展的助力,更能顺利开展工作。

善听善言,有效沟通,解决问题。有这样一个管理学观点:70%的管理问题是沟通问题,光做好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层来说,与上下级、同级、甲乙方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有效沟通,是自己职业道路上必修的课程。中层是上下级之间的桥梁,承上启下。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能读懂上级,才能有效和上级沟通,不知上级意图,上级对我们中层如何能谈得上放心、省心、称心这“三心”?

从组织的角度来说,下级应当是上级的得力助手,中层干部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满足上级“三心”标准,那么工作自然会到位。善听才能善言,以一种从容的态度去倾听,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只有善听,才能充分理解上级的精神,也才能了解下级的动态,掌握业务范围内大小事务,才能更好推动工作。作为中层,准确的言辞可以避免下级指向性失误,也能在和上级沟通时简明扼要阐明观点、切中要点,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方向明确后,那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就成为中层所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而想要高效地解决问题,书中给出了法则:删除、合并、替代。那么,如果我们能遵循、去研究这个法则,就会以个人高效为基础,逐步提升为团队高效,最终提升群体工作效率。

轻装前进,吸取能量,不断超越。能够站在中层位置上的人,往往都是优秀的,但到了一定阶段,一些中层就开始自满,或者根本就难以往前走了。固守昨天的优秀,必会导致今天的落后固守今天的优秀,必会导致明天的平庸。

书中将中层职业生涯到了一定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说了出来,也提出了解决方法:调整心态,将优秀“归零”,轻装前进,吸取能量,获得更大发展。中层容易犯的毛病,书中也一并指了出来:不要成了“功臣”就不受约束不要有了地位就摆架子不要提升了就当“甩手掌柜”不要取得了成绩就不找差距。

当局者迷,且知难行易。既然知道了病症所在,就要寻找良方,也就是实现自我超越,能站在团队内部看团队,也能站在团队外部看团队。先有“空杯心态”,多理解沟通,少指责抱怨,因为我们清楚,指责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让被动的局面更加被动。不要搞小山头、小团体,这就回到前面,要打开格局,讲大团体。先自省,再着眼于上下级、同事、合作对象等,最后再系统看整个行业生态环境,这就能让我们中层做到既解决当下也放眼将来。

精于业务善于总结善于汇报。这是书中总结的能得到上级重视的“三于理论”。就比如下棋,不仅能走好当下这一步,还要能向前看三四步,甚至五六步、七八步,做好份内事,想上级所不能想、做下级所不能做,满足了要求,还能超出上下级的期望,对上、对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做最好的中层》这本书,帮助我们系统、全面认识了中层管理者这一角色,从境界到能力都给出了提升的方法,并用丰富的案例,围绕各种问题给出了解决之道。要做最好的中层,唯有轻装前进、不断超越,才能离做“最好中层”目标更近一些,最终实现做“最好中层”目标。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