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首页 > 生产经营 > 经营管理
【争做“四个示范”】大佛寺矿:提质增效“紧”上添花
发布时间:2024-08-19 16:40:06     作者:冯春朋   浏览量:3419   分享到:

今年以来,大佛寺矿紧扣“经营管理提升年”主线,深入落实“四种经营理念”,坚持用“紧日子”过“好日子”,将提质增效工作贯穿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渗透到经营管理各环节,不断激发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

1_副本.jpg

“紧”盯安全不放松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只有安全工作做到位,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有保障。”该矿始终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深入贯彻落实两办《意见》、两部《条例》及“八条硬措施”等安全新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纵深开展本质安全标杆矿井建设和NOSA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44233”现场安全管理法,按照“十要十忌”要求,实行“每月一专题”隐患排查和“反馈式”隐患分析,全面消除风险隐患。坚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提档升级作为强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严格按照“一部门一示范岗”工作要求,创建了支护工、采煤机司机等22个标准化示范岗,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获评陕西省特级煤炭安全高效矿井。

2_副本.jpg

“紧”握考核指挥棒

“我们制定了《经营考核办法》,按照成本节超额1%-20%全额转化工资对部门进行刚性考核,并按月兑现,传导管控压力、倒逼自主管理,上半年主要变动成本在完成年初计划的基础上,较上年同期有了明显下降。”该矿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许根胜介绍。

该矿认真贯彻落实公司“13510”成本管理体系和“135163”降本提质增效体系,坚持向管理要效益,科学用好用活绩效考核管理这个“指挥棒”,将成本指标与各级单位薪酬进行挂钩考核,压实责任链条,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持续完善内部市场化定额、价格等体系,坚持每月召开经营分析会,重点对生产任务、生产成本、材料使用管理、人员工效等通报分析,查找风险点、出血点,从制度和管理层面促进提质、增效、降耗。积极推进“外委”转“自营”,完成了水处理由“托管”到“自管”的转变,实现了“长距离定向钻孔”自主施工,较大程度降低了各项生产成本。坚持以“精煤创效、优品优销”战略为导向,以“精耕细作、挖潜创效”为原则,严格执行《工作面回收率、含矸率考核管理办法》、选煤业务“十项考核”制度及“三提三降”工作措施,制定含矸率、回收率考核指标,实行部门、采煤队、采煤工三级考核,从源头上提高回收率和煤质。矿井原煤平均含矸率较上年同期降低2.7个百分点,入洗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0%,合计节约外委运营费、材料费、电费等520余万元。

3_副本.jpg

“紧”抓创新添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优解”,推动提质增效必须牢牢抓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

该矿坚持以创新带动效益增收,深入开展全员创新创效,在工作面设计、巷道布置、支护方式、设备使用等方面持续优化,扎实推进沿空留巷、小煤柱开采、差异化支护技术研究以及超长工作面建设,实施巷道复用等举措,降低万吨掘进率和巷道维修量。积极优化洗选工艺,建成投用了重介浅槽分选系统,矸石带煤量大幅下降,块煤产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48个百分点,增加收入近5000万元。纵深推进“设计+管理”项目、“双十行动”降本增收、“两严控三优化”等方案实施,持续加大科研项目、创新成果应用力度,制定降本提质增效项目38项,目前已实施30项,累计创效8602.68万元。

“下半年是抓关键、保落实、求突破的关键时期,更是决战决胜全年目标任务的冲刺阶段,我们要把路线图变为施工图,把任务书变为成绩单,从整体上去考量,从效果上去判断,全力奏好降本‘主旋律’,弹好增效‘合奏曲’,唱好管控‘最强音’。”该矿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福军向全员发出动员令。

初心不移,奋斗不止。大佛寺矿将以公司半年工作会精神为指导,锚定全年各项任务目标,以坚定的决心、坚韧的干劲、扎实的行动,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冲刺三季度、决胜下半年,奋力夺取全年工作“满堂彩”。(冯春朋)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