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谱写人才强企新篇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赢未来
——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精湛技术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近年来,在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环境,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了技能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壮大。
建机制,谋创新,技能人才有盼头。公司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培养的意见》《“十四五”高技能人才建设实施意见》《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规划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完善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公司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学习借鉴淮北“党管人才”工作体制,形成了“注重顶层设计,调动各类资源、汇集各方力量,构建领导有力、组织有力、运行有序”的大培训工作体系;高标准建设公司和矿井实训基地,构建了“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素质大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以公开招聘和市场化选聘等方式广泛吸纳优秀人才,2023年引进高素质技能人才1152人;加大首席技师、技能大师以及紧缺工种技能人才选拔,配套完善了使用、待遇及激励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技能人才补贴和教育附加税费优惠政策,享受政府高技能人才补贴1000余万元。
抓培训,强合作,技能人才有劲头。近年来,公司与中国矿大、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能源学院等院校,在订单式委培、学历提升、技能鉴定方面深化合作,累计订单委培4000余人次,学历提升1600余人次,发挥专业院校科研优势力量,多项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实施技师、高级技师“以师带徒”制度,80余名高级工程师、技师累计带徒210余人次,推行“干部上台讲、培训到现场”,“传、帮、带”示范效应明显;持续开展班组长、区队长素质提升专项培训,累计提升1800余人次;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公司共有11人荣获全国技能大师命名,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申报;围绕公司灾害治理、“四化”建设、智能化建设等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星空(中国)矿区灾害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科学家+工程师”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星空(中国)分站的组织牵引作用及高端人才优势,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和社会资源;采用外出对标学习、举办技术交流会等方式,积极引进先进、实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多项高技能人才成果落地生根;公司职业技能大赛常态化,“区队(车间)月月有竞赛,矿井每年一大赛,公司两年一大赛”,形成了技能人才“培训、练兵、考核、晋升”新模式,多人在全国、省、市高规格的技能大赛中获奖。
拓路径,精考核,技能人才有奔头。公司设立首席技师津贴、技能等级津贴、班组长津贴、师带徒津贴等,支持鼓励高技能人才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同类津补贴在星空(中国)处于领先;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及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制度,实行“技师+工程师”等团队合作模式,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打通技术与技能人才相互转化通道,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流动机制,2名技师聘用到工程师岗位;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原“五级工”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基础上过渡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近年来累计鉴定高级工及以下等级6400余人次,技师及高级技师70人,具有技能等级的员工比例逐年提升,现已达到62%;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形成考前培训、命题、阅卷、监考、成绩管理等完备的系统;构建以全国技能大赛为引领,行业、陕煤技能大赛为抓手,公司及各矿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公司连续5届参加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120余名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受到表彰。
优待遇,创氛围,技能人才有甜头。公司建立了完备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发挥薪酬杠杆的激励作用,在工资分配上向技能人才倾斜;公司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学习培训、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分别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对技术水平过硬、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以及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师带徒”业绩突出的,多人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大力评选表彰杰出技能人才,选树了一批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楷模,让其经济上有保证、社会上有地位,在全公司形成了尊重人才、认同人才、争当人才的主流价值观。引领了技能成才、技能强企的时代风尚。(人力资源部 陈世荣)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