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今年以来,孟村矿在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水平上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全员参与、全面推进,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子,从顶层设计、现场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推动标准化创建工作过程达标、动态达标,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定级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标准,整体设计高点定位。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该矿成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领导机构,把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列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该矿根据矿井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下发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管理考核办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工作制度》,重新修订了《带式输送机管理标准》《掘进工作面电缆吊挂标准》等12项专项整治标准,并修订整理了15个区队周检专项检查清单,形成了专业化检查、细节化督促、流程化考核的工作方法。同时通过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严肃工作纪律,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定期召开标准化归纳分析会议,研究解决标准化推进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和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日常管理中,该矿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工作,每月由总经理牵头组织一次全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对标检查验收,每半月由专业分管领导组织一次本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标检查,针对查出的隐患全部按照“五落实”原则进行整改,并对开展效果较好的专业进行奖励。
严管理,聚焦现场执行有力。该矿突出精品工程创建,着力打造精品路线、精品硐室、精品头面,创建精品矿井,制定了236项标准化实体工程清单,各专业采取“一周一主题、一月一达标、一季一提升”方式有序推进,建成1个精品采煤工作面、2个精品掘进工作面、3条精品路线、4个精品硐室,完成了副井井口房、井下配电点、采掘料场、大巷管路电缆等一大批标准化工程。
精准管控高标准。该矿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进一步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同时,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坚持动尺上线,严把质量关口,井上、下所有开关设备全部做到上架管理,标志牌、包机牌、整定牌齐全,各种管路标识合格,不同种类管路按颜色分类管理,机房、硐室管理规范,电缆、管路排列整齐,消防设施和绝缘工器具齐全、可靠,并定期校验、更换,各类配件物料及工具分类放置,有序摆放,真正做到了“管线吊挂一条线、设备推进一条线、材料码放一条线、支架排列一条线”。
此外,该矿把责任落实到现场、岗位人员,不断强化各级人员标准化意识,要求各级人员筑牢标准化创建达标的思想基础,从岗位达标做起,推进专业达标,确保企业达标,将标准化工作作为日常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推动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
抓培训,业务素质持续提升。该矿设置了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专职管理人员和师资力量按照要求配备齐全,完善了安全培训管理制度,更新了教学装备、设施,并与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签订了安全培训协议。同时,制定了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培训覆盖所有从业人员,培训学时符合规定,针对不同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邀请知名学者、技术人员、设备厂家等进行专项培训,确保职工熟练掌握。
此外,该矿标准化办公室每月组织各要素相关部门对矿井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自查自评工作,并根据内部自查自评和外部检查情况,对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持续改进要素中检查评价要求,从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归纳分析问题或隐患产生的根源,并制定改进措施。同时,该矿积极落实公司相关工作部署,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对陕西煤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读和培训,不断提高矿井标准化管理水平。
下一步,该矿将常态化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动态自查工作,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井上、井下全覆盖自查,对查出的隐患全部按照“五落实”原则进行整改。同时,积极调动全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集中力量对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定级验收作最后的冲刺。(郝杰)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