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进入二季度以来,孟村矿针对在生产调度、应急救援方面急需紧跟形势、创新管理、打造队伍、走出困局的实际情况,围绕人员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调度管理等重点内容,坚持落实全员安全责任,持续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网,全力促进高质量调度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精准调度为现场架起安全“桥梁”
为发挥好上传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纽带”作用,该矿坚持制度为先,持续关注集团公司关于调度工作最新要求,认真做好外规内化,不断总结调度工作经验,以紧盯全矿重点、领导部署为工作目标,重视过程协调落实,形成事事有督办、有清单、有过程管控、有严格考核的工作体系。同时坚守撤人、汇报应急处置原则,宁错撤、不漏撤,宁多汇报、不漏汇报,执行有疑必撤、撤人迅速彻底,依法处置、恢复果断高效,以精准的调度指挥实现调度应急高效联动,构建互抓共管、全面覆盖的“大调度”格局。
此外,为了避免重要信息遗漏,该矿调度指挥中心创新管理,执行“菜单化”交接班,将当班异常情况、各类记录、台账全部制作成交接班“菜单”,对照“菜单”执行调度员交接班检查、班长班中核查、值班主任每日交接班验收、调度主任定期抽查的形式,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做到重要事项不遗漏、调度记录不缺项、生产信息全掌握,实现精准调度指挥、统筹协调安排。
在此基础上,该矿在调度台粘贴应急广播内容、应急处置汇报流程卡等工作流程,做到遇事忙而不乱、疏而不漏,实现处置高效、精准指挥,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标准作业让规章制度落实在现场
该矿严格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标准》“一规程四细则”等法规细则逐项梳理完善,并重新补充、优化表格、记录,做到内容不缺项、记录不繁琐,所有记录全部采用定制的正规记录本,晨会、调度会、班前会、各类记录、台账一应俱全,并执行流程化管理,对照流程表按日、周、月定期检查、梳理、完善,彻底解决各类记录缺失的老大难问题。
辅助运输是节约成本、市场化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到公平公正市场化考核,该矿将每班车辆计划、实际完成、行驶里程、装载照片、零星用工等全部在矿井车辆群公示,公开监督、透明管理。实行班清班结,高效利用Excel电子表格实行班统计、日小计、月汇总,真正做到简单、公开、如实、公正的辅助运输管理,解决了以往月底工作量审核时用工不准、里程不清、人情扯皮等现象。
同时,通过公开发布各班辅助运输完成情况,按照当班任务完成率将区队跟班队长、班长纳入“四员两长”考核进行竞赛奖励,形成区队主动作为、积极竞争的良性局面,极大提 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矿井辅助运输高效服务生产。
智能化建设为安全插上“科技之翼”
作为井下现场安全生产的“千里眼”,该矿调度指挥中心始终坚持“严、细、精”管理,根据矿井月度生产计划,督导各单位有序完成工作任务,确保矿井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智能综合管控平台上线后,该矿将各智能化子系统、自动化子系统、安全生产类监测系统、生产经营类监测系统数据成功接入综管平台,同时对已建设各专业智能化系统业务流程及知识图谱进行梳理,形成了清晰的智能化建设框架,以业务流、数据流为导向,提高各系统间耦合度,打通全业务流程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治理与共享。
走进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上排列着数十组监控图像,实时监测井下各重要场所的安全生产动态和作业情况,“采、掘、机、运、通”等主要生产环节的实时信息在综合管控平台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了“一屏观天下”。
同时,该矿信息中心通过增设无线基站的方式,扩大井下网络覆盖面,使井下各地点作业的负责人均具备即时通信的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到“找得到、呼得应、调得动”。
“大力发展智能化创新既是为了矿井发展,更是为了职工安全,我们将保障职工安全、改善作业环境作为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该矿负责人说道。(陈建明)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