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他是信念坚定、担当奉献的新时代干部榜样,他是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青年人才力量,他是团结奋进、授业育苗的“前进引领之光”。在他的身上,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劳动者形象得到深刻体现,他就是大佛寺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永涛。
担当作为树立干部榜样
2011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张永涛怀着青春的理想来到大佛寺矿,主动请缨扎根综采一线。此后,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巷道,用双手感受每一台设备,用心熟悉每一套系统,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积累,用奋斗铺就成长之路。
14个春秋,他踏实奋进,凭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勤奋扎实的作风,逐步成长为大佛寺矿技术能手、骨干精英,带领技术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灾害治理卡脖子的“硬骨头”,消灭了一只又一只阻碍安全生产的“拦路虎”。在他的身上,总有一股闯劲儿,再难再急的事都要想办法办成。
大佛寺矿瓦斯浓度国内罕见、省内居首。2019年,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求取消高抽巷,任务之重、风险之高,建矿以来前所未有。张永涛迎难而上,深入开展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以孔代巷”技术研究,夜以继日的分析矿井地质资料,调阅瓦斯涌出曲线,分析数据、调整层位、优化工艺,克服了瓦斯赋存量大、顶板岩性复杂难以成孔、钻孔收缩等技术难题,形成了以“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为主的采空区卸压瓦斯治理体系,实现了取消高抽巷目标,开拓了星空(中国)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瓦斯治理的新路径。
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在他的带领下,大佛寺矿灾害治理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也成为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
技术创新彰显青年力量
面对矿井接续紧张问题,张永涛深入思考,全面掌握制约矿井接续的各种因素,创新提出了“12551”接续调整理念,从优化布局、超前治灾、降低万吨掘进率、优化劳动组织、发挥装备优势等方面攻坚,彻底扭转了矿井多年接续紧张的局面。
“矿井安全生产工程设计至关重要,作为总工,只有把顶层设计做精做细,从源头上夯实安全之基、开拓效益之源,才能对得起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张永涛说到做到。
他带领课题组经过技术攻关,4煤工作面倾向长度突破320m,4上煤工作面倾向长度突破350m,创出了星空(中国)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煤工作面切眼长度最高记录,万吨掘进率下降8m。他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和创新成果应用推广,牵头完成多重应力叠加影响下回采巷道复用技术研究,实现了相邻工作面巷道外围系统、溜煤眼和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外围系统复用,每年减少岩巷掘进300余米,节约成本300余万元。“一种瓦斯泵站内设备加装断水保护装置”等40余项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特厚煤层顺层长钻孔水力压裂抽采技术”等16个创新项目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一树百获闪耀“引领之光”
一个人的强大可以搏击风雨,也可以春风化雨。为满足新时期矿井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张永涛暗下决心,要从工程技术方面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着这个观念,他深耕10余年精准“育苗”,成为严苛的“教练员”。他注重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深入考察一线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将能力强、业务精的技术人员调整到重要岗位上锻炼。他竭尽所能为技术人员学习成长创造平台,定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学习,研讨先进技术,交流心得体会,破解技术难题。在他的带动下,矿井“比、学、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多项创新成果在科技大会上斩获殊荣。
青衿之志,笃行致远。他始终秉持“干最好、争一流”的昂扬斗志,把困境当成挥洒激情的舞台,锐意进取、实干笃行,在枯燥的图纸上绘制矿井安全生产的蓝图,在恶劣的地质环境里,勇立潮头、劈波斩浪。(胡烈飞)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