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长安何处在 只在马蹄下
——记陕西省第二届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先进个人救援中心郭晓龙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奇绝的秀色;不畏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壮丽的日出。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的人,但优秀的人总会勇敢地翻山越岭。有这样一位青年,从一位优秀的武警战士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矿山救护队员,虽然褪下了保家卫国的绿色军装,但却背上了保卫矿山安全的橙色使命,他就是大佛寺救援中队二小队指战员郭晓龙。
退伍不褪色 换装不换心
2014年,郭晓龙在家人的支持下,积极响应国家征兵号召报名参军,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圆了儿时的梦想。在部队的五年时间里,他苦练基本功,耐心学习理论知识,经常在训练结束时悄悄给自己加练,最终从众多优秀士兵中脱颖而出,先后获得“优秀射手”“助人为乐楷模”“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挥洒在了祖国的土地上。2021年11月,退伍后的他毅然加入星空(中国)救援中心,成为中心大佛寺中队的一名救护队员。无论是哪种身份,于他而言都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他始终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凭着一腔热血默默奉献。郭晓龙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积极发挥特长,“刚进入这个行业时,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性,但长期的部队生活让我锻炼出了一颗强大的心脏,给了我不断迎接新挑战的勇气。”郭晓龙回忆刚进入救护队时仍心潮澎湃。
业无高卑志当坚 男儿有求安得闲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他工作的座右铭。刚加入救援中心时,职业的转换让他不适应,但看到众多优秀的救护队员在岗位上无私的奉献自己,深深激发了他的责任心和好胜心,但同时他也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救护队员,不仅要有从事这份工作的决心,还必须要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双过硬”。为此,郭晓龙在日常训练之余开始恶补理论知识,认真学习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煤矿专业知识和应急救援专业知识,认真钻研各种救护仪器的操作和设备的使用、维修及保养方法,熟悉零部件的名称、性能,对照书本反复研读,进行实践操作,将原理和操作方法熟记于心。在体能训练时,他总是在教官规定的数量上给自己加一倍的训练量,如果不能完成,他就会在晚饭后去健身房给自己加练,累了就学习业务理论,困了就跑步提神,即使精疲力竭也要完成自己的训练目标。终于,通过不懈地努力和付出,郭晓龙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体能成绩名列前茅,迅速成为中队理论、业务和身体素质拔尖的存在。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中心选拔参赛人员时,他踊跃报名,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积极备战。那段时间,他将自己的训练量加大了两倍,室友回忆说,“那段时间晓龙都是十一点才回宿舍,回到宿舍衣服上全是干了的汗渍,脚上磨得也全是血泡,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又五点半起床训练,他的拼劲感染了全体人员,大家都开始悄悄给自己加练。”通过不懈努力,在中心组织的竞赛队员选拔中,他经过严格的业务理论、技能操作及身体素质等多项考核,最终成功加入了集训队。虽然加入了集训队,但他心里清楚,要想在矿山救援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以他当时的身体素质还远远不够,所以他给自己制定了更加严苛的训练计划,并开始新一轮的体能训练。在集训队每天正常的训练结束后,他开始了额外、超强的训练。无论当天训练再紧再累,他要求自己每天晚上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跑完5000米、做完200个俯卧撑、200个深蹲、200个仰卧起坐,并进行一个小时的业务学习。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不仅使他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而且业务训练成绩也突飞猛进。千锤百炼强技能,技能竞赛显身手。在陕西省第二届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及咸阳市第三届矿山救援技能竞赛中,他凭借拔尖的业务能力、身体素质及超强的抗压能力一路过关斩将,取得多项优异成绩,他的付出也终于得到了回报和肯定,成为了整个中队的尖兵和家人心中的骄傲。
与其仰望别人的精彩,不如勇敢踏上自己的征程,也许没有丰功伟绩,但他用忠诚和毅力书写了对矿山救援事业的无限热爱。这就是郭晓龙,他用绝对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过硬的素质、出色的成绩,践行了“夺红旗、当排头、争第一、创一流”的星空(中国)救援精神,成为救援中心精武强能的排头尖兵、能打胜仗的先进典型。在守护矿山安全生产的征程中,郭晓龙以一名新时代矿山救护队员的精神风采,当先锋、走前列、作表率,为当好守护矿山安全生产的“守夜人”而奋斗不息!(王蕾 孟枭)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