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胡家河矿:创新“133”工作法提升全员素质
发布时间:2023-05-06 09:17:37     作者:姚鹏飞   浏览量:6297   分享到:

今年以来,胡家河矿持续提升企业软实力,抢抓新机遇、开创新格局、推动新发展,紧紧围绕“安全管理严控年”“管理标准提升年”目标,以严控人员准入标准为中心,健全三项考评系统,结合三种全员行为管控措施,坚守安全发展人才是保障、教育培训是关键的宗旨,努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提高准入条件 严控人员准入标准

该矿以严控人员准入标准为中心,一方面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全面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对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接受培训情况等岗位准入条件提高标准,从学历、工作经验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细化人员准入要求,坚决杜绝文化素养低、身心健康存在隐患、不利于井下安全生产的人员进入相关岗位,从源头上严把人员准入关,提高人员准入门槛,从而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无损检测设备现场培训_副本.jpg

无损检测设备现场培训

健全考评系统 加强全员安全培训

加强师资力量,完善培训教材。该矿修订并完善了《员工素质提升考核评价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工种和所受教育程度不同,按照“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原则,分层次、分专业、分工种编制培训教材。并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兼职教师参加高级培训,学习先进经验,经常性开展兼职教师评比、教学调研活动,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以内培与外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培训内容100%到位、培训人员100%合格,全面提升全员业务素质,持续加快职工学历提升,倾力打造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人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细化考核项目,强化素质达标。严格落实“五位一体”全员素质达标管理,在每月开展全员月度理论考试和“素质兴安”微信公众号学习的基础上,全员执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安全生产红线清单、岗位作业标准、规程措施五项考核,营造全员“学业务、钻技术、练本领、提素质”的浓厚氛围,重心下移把岗位安全擎在前面,务实有力把履职尽责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把素质提升践行到底。

以效果为导向,培训有的放矢。坚持常态化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活动,收集历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例,结合矿井不安全行为分析报告,按照“一看、二说、三点评”的方式,开展“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活动,确保安全生产精准培训到班组、到现场、到岗位,促进培训效果上台阶、上水平。

师徒合同签订_副本.jpg

师徒合同签订

强化自主意识 严抓全员行为管控

正向激励措施,夯实履职尽责主体责任。该矿采取“四员两长”现场负责、安全大检查、“零点行动”突击检查、管理人员带班动态巡查、“千眼”视频检查等5项措施,通过通报亮相考核、过关帮教考核、岗位责任制考核、安全结构工资考核、年度评优评先考核等5项考核,实行全员激励工资奖励、“四员两长”评比奖励、月度安全奖励,不断夯实区队、业务部门、安监部门责任。

积分管理措施,践行能上能下管理理念。不断深化全员安全积分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全员安全积分档案,按照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行为管理、工伤管理、安全培训、履职尽责等内容落实积分管理,采取安全约谈、帮扶教育、调离工作岗位等措施,提高各级人员履职尽责能力。

“三违”契约措施,提升职工自主安全意识。按照“三违”级别,在约定周期内再无同类型“三违”行为,“三违”罚款进行返还的方式,提升职工自我约束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员工自觉遵守矿井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标准,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姚鹏飞)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