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做最好的中层”主题学习】王建辉:境界决定格局 方法决定成效 担当铸就不凡
发布时间:2023-04-12 16:27:00     作者:王建辉   浏览量:6089   分享到:

1679532647162830.png

这段时间我仔细阅读了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永明推荐的《做最好的中层》书。该书通篇围绕“怎样想、怎样做、怎样超越”三个主题,为中层管理人员干好本职工作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指导,特别是书中提到的诸多案例使我感触颇深。在“回味”之余,也引发了我对中层管理工作的深刻思考。

一、大境界、大格局是干好工作的前提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因此,境界决定着格局和视野。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中层干部,首先应具备的就是大境界和大格局。我认为,中层干部的大境界体现在关键时刻“小我”与“大我”的抉择之中,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矛盾、个人价值与单位价值存在冲突的时候,要不计个人得失,将“企业靠前”,把“自我靠后”,始终以企业利益为准绳,以职工利益为尺度。大格局体现在遇到难题时能够通盘考量,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煤炭行业发展总体趋势和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矿井安全生产工作;能够心系职工,造福职工,始终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情境中厚植民生福祉。

二、善沟通、聚合力是干好工作的基础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中层干部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要素,是否具备沟通艺术和组织协调能力至关重要。中层干部与上级沟通时应体现出“艺术性”,当与领导意见不同时,在“商”之前首先要从实际出发,清个人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其次要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差异,带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利与弊、因与果、点与面、整体和局部入手,着重分析领导决策的逻辑起点和意见的差异所在,在差异中寻找相通点,在此基础之上,带着方案和想法向上级领导汇报个人的建议,如此,才能实现与上级领导的有效沟通,才能展现出沟通的“艺术性”。在与下级沟通时,一方面要体现准确性、实效性,即将领导安排部署的工作按时准确无误地传达到位,另一方面,也要突出沟通的协调性,即通过有效的沟通,激活各个部门之间的串联协同机能,汇聚“握拳之力”,从而为工作的高效、高质、高标奠定良好基础。

三、勇担当、善作为是干好工作的关键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想成为有所作为的人,就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担负的责任,并且能够真真切切的践行。对于中层干部而言,担责不推,遇事不躲,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指引个人行为,能够让上级放心省心,让下级安心暖心,这就是一种担当的体现。

具体来讲,让上级放心省心,就是要争当“主攻手”,做到担责不推、遇事不躲,面对难题时不讲条件、不讲困难,始终从责任角度出发,从实际情况着手,积极纾解难题规避风险。让下级安心暖心,就是少当“二传手”,要做到唯实惟先,遇到难题时带头想带头干,不做“甩手掌柜”,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下级“并肩作战”,把具体工作详细分配,把责任落实明确划分,把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明确强调,全过程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协调解决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工作落实的全流程中实现对下级负责。

四、重方法、严落实是干好工作的根本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在工作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偶尔也会让人感到“独木难支”,那么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辩证思维,抓中心、找主次、握关键掐要害,这些工作思路、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能让千头万绪的工作止于一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中层干部在处理问题、部署工作的时候,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辩证思维,要紧抓中心、紧盯主次、把稳关键,同时从“长处、机会、优势”“缺点、限制、劣势”来权衡利弊,最后结合从现场调查到的情况全面分析问题的“七寸”,进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除了注重工作方法之外,在落实方面也要强调实际,要严格按照标准走,坚决按照上级部署做,不打折扣,不变通,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过场”主义,如此才能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

五、常总结、常反思是干好工作的保障

常问自心省吾身,严行律己鉴前尘。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中层干部,除了要具备大境界、大格局,善沟通、聚合力,勇担当、善作为,重方法、严落实的要素之外,还要善于自我反思和总结。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客观正视,常思做了什么事?方法是什么?落实怎么样?成效怎么样?不足之处有哪些?怎样去改进?新方案是什么?新成效怎么样?对于自身优势和长处也要客观正视,不断扬长避短,并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如此,方能不断进步。

“最好中层”是一个动态概念,在成为一名“最好中层”的道路上,唯有不断保持热爱,不断优化自身,才能实现最终目标。(王建辉)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