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最近一直在反复翻看和思考星空(中国)集团党委推荐的书籍——《做最好的中层》。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从被组织选拔到岗位上,就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这个命题放在心上,经过这些年的成长和历练,对管理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用心阅读了几遍《做最好的中层》后,感觉书中做事方式、为人之道更值得学习和借鉴。结合所学所思,谈如下感悟:
一、多学多看,为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多“充电”
《做最好的中层》中借用了一句俗语: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微言大义,提醒我们中层管理人员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记得3年前刚到小庄时,自己对井下的一切陌生又好奇。当第一次身处井下工作面时,深切感受到以往的知识量不足以支撑我在这片领域具有发言权。那段时间,我跟班子成员学、跟部门经理学、跟一同入井的班组长和职工学,在干中学,再将学习到的知识贯穿到“用”上,确保了在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权。
让身边的人服气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本领。书中第三章,勇当下级学习的“标杆”,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没有金刚钻,真的揽不起瓷器活。知识和经验如同一车双轮,只有充足了气,挂上了档,才能跑得更远更稳。作为中层管理者,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和平台,不断丰富知识,把自己打造成知识上“标杆”,而不是“职务”上的标杆。
二、多悟多干,为自己的办事效率和处理能力多“补钙”
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能力是做好工作的根基。
书中“中层管理者是一个团队的领头羊,管理者本身的工作能力、行为方式、思维气质甚至喜好都会对团队成员产生莫大的影响。”简明扼要,道出了中层管理者在一个企业中的引领力和号召力。
怎样成为书中“智慧型”的中层。我想,只有在工作中以“实”字打底、“干”字为先,多些苦干实干,少点坐而论道。在全盘工作中,抓突破,重视效率与效益并存;抓特色,重视思想与行动合一;抓定位,重视创新与发展的融合;抓素质,重视培训与实用的成效。要充分调研、多方谋划,让各项工作按照部署稳步推进,努力做一个让上级“放心、省心、称心”的得力助手,而不是“推一下动一下”“不指方向不前进”的“不燃性”人。
三、多听多想,为班子的步调一致和精诚团结多“加油”
“要大团队,不要小团体”,直入主题,将团结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基,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助推器”说得明明白白。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成绩,这一点人人皆知。但是,现实工作和学习中,难道没有“各扫自家门前雪”“山头主义”“各吹各的号”的现象吗?当然不是,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现象多少会存在,也许只是针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可是这种不利于推动工作的事,影响力和破坏力显而易见,需要多久弥补却不得而知。
做最好的中层,一定要明白“一根筷子被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的真理,要将“团结出战斗力”充分体现在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领导冲在前,带领职工攻坚克难,荣辱与共,试问,还会有完不成、做不好的工作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最好的中层》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教会了我容人之言、容人之短,我也将在提升“管理境界”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