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职工们不理解,个别跟班队干不支持,说你管得太多。”“干验收就是得罪人的活,但也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下去的活。”在跟笔者交谈时,“王找事”的思绪回到了工作的最初。
“王找事”是综掘四队的一名验收员,原名王坤。2019年12月,是他第一次开始接触煤矿生活,也正是综掘四队成立的初期。所谓“万事开头难”,区队成立之初,由于新工居多,掘进支护工艺流程不熟,加之员工岗位操作技能差,造成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我感觉验收工作最难的就是尺度的把握,放松了,工程质量难以保障,放严了工友们面对诸多罚款从内心上抗拒。之前我的老乡王斌刚开始学习打钻,一个班5根锚索2根钢绞线外漏超长200mm以上,我验收单上给他开了200元罚款,他当时还跟我急眼,说我太死心眼。”王坤回忆道。也正是锚索外漏过长处罚这件事,让大家记住了他,被他的“法不容私”所折服。作为区队质量验收员,王坤认真统计每个班组打注的锚杆索数量,一尺一线卡准锚杆索布置间排距等,严格规范迎头及后巷工程质量及文明施工标准,让每名工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使其提高了岗位操作水平。
王坤刚开始是一名支护工,其凭借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被区队队干联名推举,成为验收员。从毫无头绪、摸着石头过河,到按照标准严格管理,坎坎坷坷,一路走来,他始终坚守“坚持不懈、抓小抓细、执着追求”的工作初心。受岗位管理权限、话语权不大的影响,他最早深入现场检查也曾多次碰壁。“你是干啥的?这为啥要处罚?”“现场就这样,能有进尺就不错了,哪有时间去整理后巷?”诸如此类的话语屡见不鲜。“当时很憋屈,和我一起干验收的都嫌惹事不干了。那时大家都关注掘进进尺,觉得工程质量、巷道文明卫生管理与生产相违背。但是我这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就决定我要一直坚持干下去。”王坤说。抱怨没有用,面对困难找方法。工友不配合、不理解,他就从工友入手,平日里和工友们一起吃饭聊天,为工友分析利弊、帮助解决锚注困难等现场存在的问题,确认外界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可以适当减免罚款。长此以往,慢慢消除工友的抵触心理,他也成了工友们的“解难解忧窗口”。
“我们明白,王坤也是为了区队发展,不是刻意地找麻烦,巷道从脏乱差到现在的干净整洁,工友们干活舒服了,也更有劲了。”综掘四队标化班班长赵超超说。王坤明白,消除工友的抵触心理只是第一步,怎样让工友变“被动标准”为“主动标准”才是关键所在。通过参与区队质量验收工作制度修订等一系列措施,让验收管理工作持续升温。有制度考核,有市场化激励,工友们尝到了甜头才有干劲。“以前我们班组的锚杆索失锚率很高,通过严格验收后,开始从自身方面考虑,分析查找原因,现如今杜绝了失效锚杆索,进尺也从原来的3排提高到4排,班组成员工资大幅增加。”生产一班班长席学兵说。
“你们先升井吧,我去数数这个班施工的锚杆索数量,看看生产部强调的‘四线管理’在这个班组实施的咋样。”“李队,这个班钢带布置迈步了,需下个班右侧前移点……”伴随着这些声音,“王找事”又要开启新一天的工作,有他“找事”,综掘四队的工程质量“没得问题”。(孟村矿 王瑜)
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