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艺生活
党敏联随笔:寄宿
发布时间:2022-09-12 09:22:07     作者:党敏联   浏览量:7015   分享到:

有天午休昏昏沉沉做了个梦,梦见我在一个小房子前说这是我上学时曾经住的地方,要照相留个纪念,我梦见自己清晰的给在场人说了句话:寄人篱下多小的房子都住得下,人心膨胀多大的房子都感觉小。醒来以后即提笔写下这段日子。

在我上初中时我住宿共计挪了三个地方。那个时候人都穷,每个家庭人口多,房子少,上学要是能找下个住处,那真是幸运之极。

我和哥哥、弟弟上初中都转在离家约九公里的学校,因为那所学校教学质量好,二舅也在那里教书。学校没条件提供住宿,对远处的同学来说这是个极大困难,没办法的就骑行数里回家,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如果上早、晚自习那就更得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我和哥每周骑自行车回家背一次馍,后来哥升高中了,记得我第一次回家背馍时,那也是我骑自行车第一次上公路,骑至大下坡路段,后面来个大汽车,前面行了两个人,一时间车速难以控制,加之骑车也不老练,害怕、紧张、慌乱无所适从,恍惚间在大车刚驶过时,我的车子便紧挨着行人后面倒在了路里面,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冬天,馍是可以在学校大笼里热的,但是谁家的馍又白又好,就别指望吃上了,记号再不同也不顶用,除非你放学早第一时间飞奔而去,否则就剩下可怜的黑馍或是徒手而归。

我的第一段住宿和哥的住宿都是得幸与未过门一个表姐的婆家,哥和大姨家的一个表哥一直住在这家大儿子准备结婚用的只盖了半边的村外房子里,没有房门和围墙,只是房子里有个土炕能睡觉。而我住在他家老屋,和另一个表姐还有表姐的准婆婆(印象中还有她女儿)同住一个炕,每天晚上回家也不学习,再说也没那条件。这个家的爷爷每天在学校门口的街市摆水果摊,我有时放学了回去帮忙收摊,每次我用两手抓着独轮车两根木头椽推着走,刚好看见前面车上那些鲜艳的水果以及飘香的瓜子、核桃、柿饼、花生、葡萄干等,我馋涎欲滴,这家老爷爷虽然年龄大但还是一直劳动,平时做点这样的小买卖贴补家用,他家里任何人也不曾舍得吃,所以印象中他们也不曾问过我吃不吃。回到寄宿的屋里,我感觉孤独的就像被P上去的,欢声笑语、油盐酱醋乃至吵骂声都是他们的,与我无关。虽然他们对我都客气,但是我依然觉得寄人篱下满怀自卑,本就胆小内向,更加变得沉默寡言,每天晚上睡觉大气不敢出,休息、起床一切都是默默进行中。

我的第二段住宿是同村婶婶的姐家,男主人常年在外,家里有女主人和小儿子(尚在襁褓之中),女儿精明能干和我差不多大,是家里最大劳力,我和她还有另外两个女生住一个房子,我们一起上学。有时赶上她家有农活,我也帮一下,记得有一次拔大麦,大麦都是种在麦场地,土质很硬,我使劲拔也拔不动,一使劲就坐一个屁股墩,感觉好难堪也很懊恼,心想天赶紧黑吧,我实在不想干了,又不好意思不干,想想在自己家,父母从不勉强我干活,再说农活也有哥呢,而今我得要付出劳动讨好人家(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想法)。后来母亲笑着告诉我,这家女主人和她开玩笑,聊起我拔大麦时的窘态,其实母亲经常说我身懒吃不了苦我每次都没有感觉,而这次听了后却一阵心酸。   

一直以来,回想起上学住宿这段时间的酸甜苦辣,我都很感恩他们能挤出地方让我有栖身之所夜宿一席。现在,当时住宿的家里收留我的人有的已不在人世,可他们一直幽居我心。如今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生活和原来比那是天壤之别,永远也不用再拔大麦了,水果零食更不用说了,但再也不会有原来馋涎欲滴的感觉。童年时的阴影、伤痕会伴随着一个人一辈子,快乐和喜悦同样也会记得一辈子,如影随形,提醒我们珍惜幸福并支撑我们继续前行。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在如今优渥的环境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党敏联)

编辑:弯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