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信息

首页 > 工团园地 > 工会信息
胡家河矿:“一键置顶”的民生温度和幸福厚度
发布时间:2024-12-29 16:45:53     作者:潘森   浏览量:209   分享到:

2024年,胡家河矿党政坚持将“民生”二字贯穿始终,把“企业发展红利惠及每一名干部职工”的郑重承诺和“发展企业、造福职工”的企业使命付诸于实际行动、落实到点滴日常,深化落实“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解决好职工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挂在嘴边”的关键小事。

第一段_副本.jpg

民生温度,体现在“行动落实”与“成果落地”的相辅相成中

抓准、做实、谋远……蓝图绘就,如何实现?在2024年的办实事清单中,路线图、作战图一目了然,是否能实现“从优向优”质的跨越,关键在行动、在落实。

春节前夕,井口暖心餐屋开门营业,迎来第一批升井食客;4月,井下主打亲情+安全的“幸福港湾”建成落地,成为一大亮点;5月,“庆五一,劳动美”集体生日会,献礼一线职工;7月,“家禾课堂”暑期托管班开班,解决暑假带娃难问题;8月,20余名单身青年前往永寿县云集生态园,共赴一场浪漫之约……该矿用行动积极回应着职工群众的期盼。这些看得见,亦或是看不见的背后,蕴藏着矿党政“置顶”职工关切的态度,标记着2024年矿井民生发展前行的温度。

“企业高质量发展,职工群众是主体、是关键。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更为多元、更加丰富。我们要想职工之所想、忧职工之所忧、解职工之所难,主动积极回应‘槽点’、缓解‘痛点’、打通‘堵点’,把大家呼声最高的问题清单逐一落实为成效清单。”该矿党委书记杨玉成说。

帮扶慰问困难职工及其子女80余名,发放慰问金10余万元。“金秋助学”向49名学子提供助学金7.8万元。春节、中秋、国庆……重要节假日期间,井口组织“嘱安全”活动10余次,发放各类慰问品2万余份。图书室新增订报刊21种300余册,建立“流动书屋”16个,配备书架30余个、流动书籍600余册……职工群众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正在逐一被实现,变成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段_副本.jpg

幸福厚度,体现在“绿色发展”与“美好生活”的相得益彰中

“以‘13345’发展理念为抓手,全力创建绿色、安全、高效、智能现代化矿井,打造美丽、和谐、幸福矿区……”年初安全环保工作会上,该矿便已敲定2024年绿色发展实践路径的总基调。

谈到绿色可持续发展,入河排污口的“华丽蜕变”是绕不过的话题,标准化水样采集口、水沟篦子、观景平台……如今的排污口绿水青山环绕、现场规划整齐有致、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曾经的“难题之地”已淬变成为陕西煤矿排污治理的标杆典范。矸石山如何实现由“黑”变“绿”?今年,该矿按照“全面造绿、梯次种植”工作思路,采取覆盖黄土、削坡升级、边坡防护、导雨排水、全面绿化的方式,常态化开展矸石山植被恢复,复绿土地面积达2万余㎡。此外,累计修缮职工公寓115间,铺设矿区柏油路六千余㎡,完成1540㎡浴室改造升级……言必信、行必果,该矿用行动和结果兑现着对职工许下的承诺,绿色发展的“含金量”越来越足。

建成井下标准化库房,各采掘工作面管(线)路吊挂统一、锚杆(索)成排成行……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全域标准化建设多点“开花”、全面“结果”。此外,该矿紧跟“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发展大势,遵循“系统智能化、智能系统化”总体思路,同各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采用固体充填、浆体充填技术,实现矸石不升井。完成矿井水处理站调节预沉池及生活污水提标改造,让井下废水变身为井下消防、洒水降尘、洗煤等生产用水,为废水复用开辟新途径,助力绿色发展。

“颜值”靓了,环境美了,生活幸福了……安全生产的保障系数也随之变高了。今后,该矿将把更多民声民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幸福实景,让矿井高质量发展充满力量、充满温度。(潘森)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