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引进投用智能风门、风窗,实现通风设施最优决策和远程调控;上线运行智能瓦斯抽采综合管控平台,实现矿井瓦斯高效精准抽采……今年以来,大佛寺矿将“一通三防”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科技强安”,深入推进智能通风系统建设,精心构筑“一通三防”安全屏障,全面夯实矿井安全根基。
创新驱动解难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该矿坚持在守正中把稳方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以技术创新破解瓦斯治理难题。
常态化开展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深入研究采动裂隙椭抛带的形成及动态演化规律、测定采动覆岩三带分布参数、分析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等,构建了高位定向钻孔卸压瓦斯防治技术体系。创新提出“定向+复合”钻进、“套铣钻杆+筛管护孔”等施工工艺,以煤层增透为技术手段,积极实施“2-111”、水力压裂等瓦斯高效抽采技术,解决了高位定向钻孔施工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提高了抽采效率。深入实施采区超前瓦斯治理工程,发挥顺层长距离定向钻孔预抽时间长、抽采浓度高等特点,积极施工长距离定向区域预抽钻孔,实现了瓦斯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转变。创新推行“三堵两注”深孔让压封孔工艺,实现了钻孔两级封孔,有效避开了巷道围岩裂隙区域,消除了松动圈对钻孔封孔段的影响,单孔抽采浓度提高了9%-35%,瓦斯抽采效率提高了1.4%-7.7%。
科技引领提质效
该矿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持续加大装备升级投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工作质效。
“智能钻机具备远程操作和自动装卸钻杆功能,人员站在距钻机安全位置处遥控操作便可完成钻孔施工作业。”瓦斯抽采队队长李新会介绍。该矿引进具备视距遥控、井下集控、地面远控等多种控制方式,可实现集钻杆自动装卸、一键成孔、工作状态自动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钻机,施工瓦斯抽采钻孔,真正实现了减人提效目的。结合井下巷道尺寸和施工实际进行调研,与设备厂家联系沟通,引进投用了CGYZ0.5/4.8Y型管路安装机器人,代替人工从事繁重的瓦斯抽采管路拆除、安装工作,大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扎实推进通风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自动风门和远程调节风窗,实现了风门、风窗的自动控制和地面对井下通风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远程调控,进一步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智能化管控水平。
数智赋能强动力
该矿主动求变,持续推动矿井数智转型,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让数字化、智慧化成为引领发展的新动力。
坚持以通风系统和瓦斯地质为基础,以安全监控系统为保障,深入推进矿井“一通三防”管理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机融合,构建矿井智能通风系统架构,实时映射矿井风机的运行情况,实现了对风机运行、电机定子温度、电机电流的实时监测分析,以及风量、电压、功率、风速、负压等数据的综合分析。上线运行智能瓦斯巡检系统,实现了瓦检员、井下巡检点、巡检项目、巡检路线等基础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建成了融合瓦斯抽采监控、智能瓦斯抽采评价、智能打钻监测管理云控三大系统的智能瓦斯抽采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对整个抽采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诊断和瓦斯抽采设备、钻场抽采参数数据深度分析,为瓦斯安全、高效、精准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完成了智能综合防尘系统建设,实现了对矿井粉尘浓度的自动检测、智能监测和防尘设施的智能联动及远程集中控制,有效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我们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一通三防’管理方式方法,锻长板、补短板,持续提升工作能力和质效,实现瓦斯治理从‘治得住’到‘治得好’的转变。”该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永涛讲道。
创变有为,智领未来。该矿将持续推进“一通三防”智能化建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雷厉风行的紧迫感、担当负责的使命感,紧紧抓住瓦斯防治这个“牛鼻子”,精细管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保障矿井安全高质量发展。(冯春朋)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