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信息
小庄矿:智慧融入 构建“六位一体”精准治灾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08-16 17:03:40     作者:陈杰 王鹏   浏览量:4055   分享到:

煤炭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健康发展,做好“矿井灾害防治”文章是必由之路。近年来,小庄矿结合自身多元灾害耦合叠加实际,按照公司“强安全、精治灾、优接续,严标准、提质量、促发展”的总要求,坚持高中低位(地面、区域、工作面)治灾原则,建成矿井多源灾害耦合叠加综合防治体系。

1 小庄矿 “2-111”瓦斯高效抽采项目_副本.jpg

瓦斯防治精准治理高效抽采。该矿通过建立KJ90X型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采智慧化分元评价系统、瓦斯抽采管网系统等多类监测系统,对井下环境、煤层及管道瓦斯进行监测与分析,实现了瓦斯灾害治理超前预警及精准治理。在此基础上,该矿将瓦斯抽采浓度和纯量“双提升”作为瓦斯治理的重要突破点,成立科研攻关小组,以现场方案和技术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瓦斯抽采浓度和纯量“双提升”攻坚行动,通过高区整合、高低区调配、细化封孔以及周期性抽采、水力割缝、定向长钻孔等措施,瓦斯抽采浓度和纯量得到显著提升。

水害防治装备升级夯实保障。该矿建立有水文监测系统、智能化地质保障系统、随采多元智能物探监测系统,持续优化清污分离排水系统,配备有专用探放水钻机、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KDZ1114矿井地质探测仪等设备,实现对洛河组含水层水位、井下各区域涌水量、采空区水压及水质的实时监测和预测预报功能。

防灭火高效预警在线监测。该矿建设有自然发火综合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通过束管在线监测与光纤测温,实现对采空区自然发火指标性气体及温度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预警及报警功能;严格按照注氮工艺组织施工,确保注氮位置准确、效果明显。利用汽雾阻化对架后遗煤进行惰化,降低氧化率。

2 井下压裂_副本.jpg

冲击地压“井-地”联合综合预警及治理。该矿通过建立冲击地压分源权重综合预警平台,实时监测冲击危险性。其中区域监测采用ARAMISM/E微震监测系统,局部监测采用ARES-5/E地音监测系统和KJ649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结合ARP2018P/E型地面微震监测系统与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构成监测台网,实现“井-地”联合监测监控体系,提升矿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能力,达到预警可靠、反应迅速的目标。采用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压裂与井下长钻孔水力压裂相结合的井上下立体防治技术,对工作面煤层上覆厚硬顶板进行分段压裂,对上覆岩层弱化改性,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危险。

顶板治理实时监测字当先。通过建立KJ24顶板在线监测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工作面与顺槽巷道采场应力和围岩变化情况,实现顶板采动、围岩运动和应力的预测、预警,更好地指导安全生产。

3.智能喷雾降尘系统_副本.jpg

粉尘防治革新模式智能降尘。该矿建有智能防尘系统,以三维场景展示井下各地点粉尘浓度及自动降尘系统的运行状态,融合矿井现有安全监控监测系统中粉尘传感器实时数据,实现井下喷雾自动开关功能,提高了矿井综合防尘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引进泡沫除尘技术,有效降低掘进作业期间粉尘浓度。购置全自动粉尘测定器,对井下煤巷及岩巷各测点全尘、呼尘快速精准检测。在采、掘工作面及中央胶带大巷等地点安设自动喷雾,与传统降尘技术优势互补,实现防尘降尘统一管理,提升灾害预防能力和工作效率,开启智能化降尘新模式。

智慧化、数字化矿山建设,为矿井重大灾害超前精准治理提供了强大支撑。下一步,该矿将继续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完善平台建设、丰富场景应用,不断拓宽矿井灾害防治思路,持续推动管理模式变革,加速矿井技术装备更新迭代,真正实现矿井灾害防治由“治理”向“智理”转变,全力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陈杰 王鹏)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