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信息
胡家河矿:创新实施“321”顶板管理法,守牢头顶“一片天”
发布时间:2022-12-28 11:07:44     作者:姚鹏飞   浏览量:8673   分享到:

今年以来,胡家河矿不断摸索顶板管理新方法、新措施,总结实施“三定支护、双重维护、一级监护”顶板管理法,为安全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锚杆施工.jpg

“三定支护、强顶固帮控水防鼓、一次到位”。该矿掘进工作面按照定时间、定位置、定人员原则,结合五重工程质量验收自检台账,做到巷道掘进每一米、每一根锚杆都能落实到具体的施工负责人和具体的施工时间,有效确保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通过对掘进巷道不同阶段地质条件下的顶板和帮部的优化设计,进行差别化支护,落实“三高一低”(高强度、高刚度、高可靠性、低密度)支护理念,最大限度减小巷道变形量。另外,通过井下水直排水仓等方式,对掘进巷道顶底板出水及施工多种有效方式进行控制,减少人为因素水上路面导致巷道二次底鼓现象。同时,针对不同巷道围岩情况采取“一排五索”或“二排四索”等不同支护方式,一次支护到位,杜绝回采过程中二次支护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人力、材料的浪费,合理节约巷道支护成本

“双重维护、避峰让压、限高开采、均衡生产”。采煤工作面两顺槽随着回采的推进,在一次支护到位的基础上,针对巷道围岩变形量,超前回采工作面300米范围外,超前进行起底和顶帮部强化二次支护,减少巷道变形,实现巷道顶板支护双重维护的有效结合,达到防冲限员区域内无人作业的目标。另外,针对工作面推采期间周期性来压,通过超前预测,适时采取加刀推采措施,避开周期来压峰值,避免支架压架;通过主运输及提升系统配合回采,实现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均衡生产。回采工作面在周期来压期间,适时控制支架高度,保证支架接顶严实,初撑力达标,采取限高回采,控制放煤高度,减少峰值来压对支架的冲击和损害,确保工作面正常推采。

现场检查.jpg

“一级监护、分级管控、责任到人、定期消缺”。该矿矿领导每月组织一次巷道顶板隐患全面大排查活动,对检查的顶板隐患进行汇总,并根据顶板隐患待处理的轻重缓急程度,建立顶板隐患“五级分类”台账。根据井下全巷道包保责任区域划分示意图,包保部门及包保区队每班次安排专人监护顶板变化,采取一级响应机制,限时进行补强维护,确保顶板安全。另外,顶板管理执行区域包保制,将井下全区域按照矿领导、部门科室、生产技术部、施工单位负责人四级进行责任划分,井下全区域各级责任均划分到人同时各施工单位对分管区域内巷道进行分解,细化至班组或岗位,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对已登记的顶板隐患,安排专人负责跟踪整改落实,按照“五落实”原则整改到位后,专人负责隐患销号。

“321”顶板管理法明确了顶板管理思路、措施方法,实现井下全区域、多层级立体交叉管理今年以来,通过反复实践验证,该矿各巷道顶板质量始终动态达标有效杜绝了各类顶板安全事故,取得良好的顶板管控效果。(姚鹏飞)

编辑:弯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