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近年来,胡家河矿始终坚持“优系统、强投入、重人才、严管理、抓环节”瓦斯治理保障理念,以资金投入、基础建设、培训质量及关键环节四大方面为抓手,全面深化装备、系统、人才、管理四大基础保障,使矿井瓦斯治理基础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瓦斯治理效果明显“升级”,为矿井实现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抓资金投入,加大装备保障。为大力推进瓦斯超前、精准治理,该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引进新式“武器”,为瓦斯治理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保障。近年来,先后引进ZDY-15000LD、ZDY-20000LD型大功率定向钻机,并配套第三代YHD3-1500型泥浆脉冲随钻测量装置,不断提升钻孔施工精度及能力;配备BYW80/450型水力压裂泵、KFS-40-113水力割缝泵及CPW-2.0型液态CO2罐等增透设备,不断增大煤层透气性、实现瓦斯高效抽采;配备YZG3.7-T钻孔轨迹仪、YCJ90/360(A)矿用钻孔测井分析仪等钻孔检验装备,实现钻孔“智能”验收。
“引进大功率定向钻进装备以来,我们首次实现了用高位钻孔取代高抽巷的目标,经济效益和抽采效果实现‘双突破’,今年还将购置另一台定向钻机,到矿后将主要用于区域瓦斯超前治理工程”,该矿通风管理部负责人介绍。
抓基础建设,深化系统保障。今年以来,该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智能调控”的建设思路,狠抓基础建设,全力构建“四大”瓦斯治理保障系统,进一步实现“智慧评价、智能监控、自动控制、无人值守”四大目标。构建智慧化分元评价系统,实现对瓦斯抽采过程在线精准监测和动态效果评价;建立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对钻孔施工过程井上下“立体监控”,使钻孔施工更加规范、透明;建成瓦斯抽采泵站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各设备动态数据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确保瓦斯泵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建成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系统,增加视频监控和风机状态感知传感器,实现远程启停、切换及无人值守。
抓培训质量,强化人才保障。为强化瓦斯治理队伍建设,该矿坚持“严培训+重激励”模式,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隐患”的理念,一方面通过分岗位双述、技术比武、“绝活、绝技、绝招展示及推广”“学历+技能”双提升、分工种实操培训等形式强化技能实操培训,同时依托全员培训考试系统,全面提升职工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以“培训是职工最大的福利”为理念,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开展“以师带徒”“技能提升激励活动”“首席技师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培养了一批“技术精、素质高、拉得出、叫得响”的打钻能手,从原先的分体式钻机、普通履带式钻机,到现在的超高压水力割缝设备、千米定向钻机及水力压裂设备等都能操作的游刃有余,职工整体操作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类钻孔安全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抓关键环节,加强管理保障。“钻孔施工质量是瓦斯治理的关键环节,从来没有抽不出来的瓦斯,只有打不到位的孔”,该矿抽采队队长谈道。事实上,多年来该矿已把“严抓过程管控、严格考核落实、紧盯施工质量”十八字钻孔效果检验理念深入人心。通过采用“地面+井下立体监管”“打钻系统监控+旁站录像”“区队+部门+矿级管理”“现场记录+班组长分工记录+跟班记录+值班记录+三级市场台账五统一”等方法全面形成“2235”钻孔效果检验模式,紧盯关键环节,实现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动态达标。
为强化日常瓦斯管理,该矿紧盯“瓦斯地质预判分析”和“瓦斯治理总结考核”两项重点管理,一方面矿井瓦斯赋存受构造控制明显,该矿充分利用物探、钻探等方法对煤层赋存、地质构造提前进行探查,并根据月度地质预报针对性的采取瓦斯治理措施;另一方面,该矿坚持每天召开通风瓦斯分析专题会,当瓦斯变化幅度超过0.2%时,及时分析原因、研判趋势并采取措施,实现瓦斯防治超前预警、超前治理。同时该矿以防范瓦斯事故为重点、以杜绝重特大事故为目标,通过瓦斯“零超限”责任追究、瓦斯防治工程纳入日常经营考核等形式,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矿井瓦斯治理持续向好发展。(张玉明)
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