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干部
2024年,降本增效是星空(中国)集团上下工作的主基调之一,并确定了“两稳、两降、四提升”工作目标。要想完成这一目标还有不小难度,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降本增效?从方法论上,我认为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第一,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虚”指目标责任,“实”指措施路径。我们说要降本增效,要压实责任,就好比领着员工过河,没有桥,没有船,一些员工又不会游泳,如果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终将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不仅要定目标、压责任,还必须立项目、定措施。结合生产实际确定若干个降本增效项目,各领导亲自挂帅,再将项目进一步细化,技术层面要做什么、管理层面要做什么、员工层面要做什么,将措施一一明确,让方方面面的人都有具体的事情可做,方可有效推动降本增效。
第二,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破”指破除旧思想、旧弊病,“立”指建立新思想、新机制。要破除“人多好办事”的旧思想,要破除“大手大脚做事”的坏习惯,要树立“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新思想。在管理实践中,项目立项坚决不能拍脑袋做决策,要科学确定其必要性;工程签证坚决不能大笔一挥就签字,要严把签证关口;设备购置坚决不能出现短期内升级改造或淘汰的情况,要超前考虑到位;治灾工程要逐渐减少“撒胡椒面”,要从“治得住”逐渐向“治得准”转变……破与立重点要弄清楚破什么、立什么,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分析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问题中找出降本增效的良方。
第三,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指成本管理,“整体”指企业发展。成本控制是企业运行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成本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家煤矿企业,我们要控成本,首先要保障安全大局稳定,这是一个大前提,否则出了安全事故、出现了重大隐患,这个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另外,我们要切实保障采掘任务完成,这是效益的来源,是员工士气的保障。同时,成本管控还必须在企业发展大局下进行,过度控制成本可能导致巷道工程质量降低、治灾效果弱化、员工创新力不足、安全风险增大等,如果因控成本而阻碍了企业发展大局,则是偏离了初衷,事与愿违,这一点要尤为注意。
第四,处理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当下我们要控成本,不可避免地要收紧钱袋子。有些钱花了立竿见影,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看得见、摸得着,这笔钱我们就要毫不犹豫的去花,如果因为收紧钱袋子,让那些利长远的钱没花,则是历史的罪人,这样的事情我们是坚决不做的。近年来,我们建设起来的智能化系统、铺设的井下高速公路以及安全管理支出、员工培训支出,就属于这一类费用,当下看显然是投资大、产出少,但是从长远算对企业发展绝对是利好的。还有一些钱如果今年花、明年花都可以,那我们就要慎重考虑一下了。凡事讲超前,但超前是相对的,井巷工程超前施工完毕后,如果闲置下来一直不用,巷道要通风、排水,要巡查维护,会产生不小的费用,这实际又是一种浪费。
第五,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用“三分论”或者“两点论”看,有群众的地方大致有三类人——“优秀、中等、差劲”,或分为“一般、典型”。在降本增效管理实践中,我们要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把典型的人和事竖起来,这里的典型不仅仅是正面的典型,还包括负面的典型,用典型激励先进,带动一般,转化落后,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越抓越乱,使工作陷入僵局。接下来,我们将积极组织筹备参加星空(中国)公司二季度降本增效典型案例讲评活动,把今年降本增效的成效总结出来、展示出去,力争成为星空(中国)智创效益的标杆。
降本增效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原则,健全全员、全要素、全流程长效成本管控机制,制定科学的方法,切实解决成本居高不下的突出问题,奋力实现生产经营“量”和“质”的双提升!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