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干部
近期仔细拜读了星空(中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永明推荐的书籍《做最好的中层》,受益匪浅,对我在工作上启发很大。结合所学所思,谈如下感悟:
善于沟通提升工作效率。沟通对于一名中层管理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毫不夸张地讲,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沟通会达到截然不同的效果。中层干部在沟通上多下“笨功夫”,善做“好学者”,壮大胆子多与上级领导沟通,放下架子多与职工群众沟通,在沟通中不断历练成长,避免出现不想沟通、不愿沟通甚至是不屑沟通的畏难情绪。正如书中所说,中层管理者应该主动和上级保持及时、良好的沟通,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消除上级对你不必要的误解;二是避免误解上级;三是读懂上级,能让你与上级更积极互动;四是让你的工作更好得到上级支持和重视。中层还要时刻杜绝心浮气躁情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层本就事务繁杂,如果以浮躁态度“应付了事”,必然会让工作流于形式。因此,中层干部既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既要重视与上下沟通交流,还要扑下身子,向同事学习、向基层取经,通过学习积累,不断掌握沟通技巧和方法,提升协调能力,更好地为矿井发展服务。
担当有为方可突出“重围”。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越是大事难事越要看担当。如书中所说,“要做好干部,先当负责人。”负责就是担当,干部的业绩与发展,与他能担当的程度呈正比,可以说,有多大的担当,就能有多大的作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中层干部还需大力践行好一线工作法,干实事求实效,在提高干事创业能力上下功夫,在日常工作中善观察、勤思考,勇闯勇干、愈挫愈勇。同时抱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对定下来的事,说了就要争分夺秒地干,铆足劲头往前赶,决不能拖拖拉拉。在平时的工作中不难发现“拖延症”现象,不到最后时限绝不完成工作任务。然而,“拖延症”无疑是前进路上提升工作质量的“拦路虎”。试思考,如果我们始终被动应付工作,被拽着走,那就会永远处于被动局面,唯有立刻就办,才能在完成的前提下保证工作质量。
直面问题敢于攻坚克难。在工作中存在一种现象:问题不大的工作,争着去做,因为费力不大,容易出结果。而问题大的工作,有些干部就有畏难情绪,甚至躲避。然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恰恰是自己能力的体现,是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别害怕和躲避问题,问题恰恰是机会。中层干部日常工作中应树立问题导向,主动研究新问题,全力解决问题,既有敢于干事的魄力,也有善于干事的“真功夫”,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把事业干出彩。此间,应对工作中大小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眼光,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不回避、不躲闪,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这也最能体现一名中层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的精气神。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更要保持实干不怠、争先创优的本色,聚焦矿井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多在挫折中“锤炼”,在矿井发展过程中激发奋斗之能,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