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
波涛在后岸在前 唯有“xin”意激层浪
——公司2021年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交流发言材料
电力公司 白杨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电力公司党群工作部的白杨杨,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同交流分享工作心得体会,我感到十分荣幸与激动。作为宣传队伍中资历尚浅的新人,能拿到这份荣誉,首先,我要感谢各级领导对我日常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这也将成为我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拼搏进取的动力。其次,我要感谢同事的鼎力支持与配合,为我在专业领域进行数次的答疑解惑,提供写作素材与灵感,才让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
因为自己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时间不算太长,对如何干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认识可能比较浅薄,所以只能浅谈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回想一下,来星空(中国)公司工作已经7年了。2018年,我从大佛寺矿调到电力公司工作,当时电力公司党群工作部刚刚成立,且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负责着党、纪、工、团各项工作,在日益严格的党建工作标准和要求下,考虑在新进员工中借调1人,弥补党建工作人员不足,也就是在这种机缘巧合下我被选中,开始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如果说后来取得的成绩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但这机会却是公司为我提供的,时至今日,我依然十分感谢电力公司和各位领导给我的机会和平台。虽然当时前路不明,能不能把这份工作干好,能不能长期留在党群工作部,甚至以后能不能转变工人身份,都是未知数。但我心里想的是,人只要把本事学下了,走到哪都能用得上。就这样,我开始从一名井下矿工转变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
第一,拥有勤奋的学意,日积硅步至千里。我现在还记得我到电力公司写的第一篇稿件是《电力分公司十余项对标成果将逐步转化落实》,这篇稿子500多字,我从下午2点开始写,直到晚上将近10点,绞尽脑汁怎么也写不出来。第二天,部门领导对我的稿子进行了修改,我发现我的稿子被改得体无完肤,仅用了原稿的50多个字,这对我当时的打击太大了,心里就暗自下狠心学习。于是,我就在网站上看各单位的稿件,找公司的新闻点,也用大家的稿件模板开始套我的稿子,那两年的时间几乎是天天12点才回宿舍。在座的各位从事的都是与新闻宣传有关的工作,每天伏案爬格、挑灯夜战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第二,忍受寂寞的苦意,一勤天下无难事。学习路上鲜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奋”和“潜心”,唯有多写、多练才会熟能生巧。因为我自认比较笨,所以学习掌握比较慢,当时我写东西错别字特别多,这点没少挨批评。后来,自己逐渐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编辑领导经常在宣传群里分享一些写作、拍照方面的注意事项,我就建个文档把这些知识点记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好的稿件都有共同的特点,短句式运用多、意思表达精炼、语言高度浓缩、细节亮点突出,文章整体气势比较强。后来,自己在写作前就先深思熟虑文章的主题,其次对字、词反复推敲,对句子反复锤炼,自己也在反复修改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熟。去年,宣传部让我报道政工例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大型会议,等开完会之后,我发现自己整个都懵了,公司领导讲话水平高,不读讲稿,现场发挥,我只能逐字逐句的听录音,但又不能很好的进行语言组织,那咋办,只能不断地再学习。
第三,脚板有辛意,勤耕不辍守初心。4年前,我在大佛寺矿井下工作,接过钻杆、扛过抽放管,还当过放水工。看过井下一线因为采面涌水,脱下工作服身上一丝不挂,仅穿戴矿灯、自救器便去清理水仓的工人。现在我在电力公司看到因设备故障,数九寒天登杆检修的电力人。与他们的工作辛勤程度对比,方知自己脚下还缺辛苦,因而我深知多贴近基层感受“酸甜苦辣”,让鲜活事例“沾泥土”“带露珠”,脚板底下的新闻才能更为生动鲜活。
第四,思想有心意,愿为星火以燎原。作为一名宣传人,我们是公司和职工的“代言人”,一篇文章可以笔酣墨饱地显露文采,也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真挚的感情,而我们应当牢记,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歌颂一线辛勤工作的劳动者,是记录并展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高光时刻,是为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最好、争一流”的精气神,是为了凝聚起助推企业发展的磅礴之力和正能量。
第五,内容有新意,惟实励新再奋斗。一篇好的文章,一个亮点标题就能勾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寥寥数笔就能够把人物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真实的细节描述会让人读后印象深刻,这些关键点大都来自新鲜感,所以我们要善于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其独特之处,方能在下笔之时写出画龙点睛之句。
以上是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我在宣传工作岗位上以工代干干了三年多,去年得到组织的认可,转为管理人员,在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把目光聚焦到基层一线,用手中的笔记录公司发展的脉搏,用心去挖掘和歌颂一线职工的传奇故事,凝聚思想,弘扬正气,为公司事业发展助力添彩。最后,祝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热爱的工作里闪闪发光,愿我们的每一次努力能够感染、打动、激励奋进的星空(中国)人。谢谢大家!
编辑:弯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