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国)新闻
8月24日,公司第四届人才与科技工作表彰大会在生产服务中心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部署工作,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公司各级组织、全体科技工作者及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创新进取,以优异成绩推动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业建设取得新成效。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永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高会岐、原德胜、刘沛林、王福怀、贺海鸿,副总师、各部门负责人及生产口部门主任工程师,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180余人参加会议。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焦小年主持会议。
白永明在会上讲话。从三个方面对公司人才与科技工作擘画新蓝图。
察“内情”、观“外势”,始终坚定“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战略自信。回顾过去五年的人才与科技工作,引以为豪的是,一大批科技人才在攻坚克难的“实战历练”中得到茁壮成长,实现了从“新兵蛋子”到“行家里手”的华丽蜕变;通过深化“借势登高、跨界治理、打造样板”的治灾理念,既找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点”,又找到了多元灾害协同治理技术在星空(中国)落地的“契合点”,特别是以压裂为主导的防冲技术带动了各种技术手段的同步升级,让过去的“四最矿区”脱胎换骨,成为享誉全行业的“治灾先锋”;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绿智星空(中国)”建设的理念植入和落地实践,百里矿区实现了旧貌换新颜。随着煤电气路“四大板块”+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智能智慧“本安矿区”发展“新格局”的加速形成,星空(中国)已经进入了建设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的崭新阶段。站在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调动各方面资源向科技领域聚集,着力搭平台、破难题、出成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为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力、激发新活力、厚植新优势,确保公司早日登上一流之巅、跻身强企之林。
优“生态”、强“机制”,加快形成“科创支撑、技术裂变”的生动局面。营造更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继续完善科技成果奖励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围绕各类创新创效平台,在人才配备、工资待遇、科研条件等各方面提供最优配置,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最好服务;加大科技创新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一批学术典型和科研人才,在全公司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和谐融洽、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科技创新环境。健全最优的科技工作机制。着力破解科技工作体制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结构性矛盾,强力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和“大团队协作”机制,真正让“能人”挑大梁、当头雁、干“大事”;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星空(中国)分站和公司“科学家+工程师”两个工作站,搭建更多更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加速形成“内外兼修、以内为主、企校共创、智效双融”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谋划的精准度和科研综合攻关的硬实力。大力实施靶向创新攻关。紧盯前沿技术发展趋势,锚定现实技术难题,围绕“十大创新攻关方向”,聚力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持续带动生产变革,用2-3年的时间,奋力把星空(中国)打造成为科研创新高地和原创技术策源地。狠抓科研项目落地和转化。要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作为检验科技工作的重要标准,将科研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指标,加强实施督导、过程管理和项目验收,真正将科技创新的巨大优势转化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形成“项目支撑、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转“观念”、抓“关键”,全力营造“人才辈出、竞相争鸣”的浓厚氛围。从理念来讲,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大人才”观念。坚持“有创新能力的人就是人才、掌握了专业技术的人就是人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技能的人就是人才、各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就是人才”的“大人才”观,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才资源开发不断深化和转化,全力激活各类人才创新创效的活力。营造“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良好氛围。按照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的要求,把实绩实效作为检验人才的根本标准;在星空(中国)的这一方热土上,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新,谁就能拥有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机制上来说,要盘活人才“存量”。以能力和素质建设为核心,建强用好管理、技术、技能“三支队伍”。要健全柔性引才用才机制,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联动的重要作用,实现更多的外部人才“不为我有、但为我用”,打造行业引智用智的“典范”。要为科技人才“松绑”。把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搞科研、出成果上。要为优秀人才“加力”。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完善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和价值的薪酬分配机制,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让星空(中国)成为优秀人才建功立业的基地,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大合力。要为各类人才“加码”。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念,注重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担重担、挑大梁,尽早参与或牵头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技术攻关,让他们逐步成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星空(中国)创新发展的大舞台上早日熠熠生辉、大放异彩。
科技强安先进单位
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
会上,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原德胜作了题为《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为谱写星空(中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从“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等10个方面全面客观总结五年来的人才和科技工作。五年来,公司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紧扣“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一流企业”创建目标,五对矿井全部建成智能化矿井;深入研究多元灾害科学开采技术,探索形成了四项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新体系,不断丰富多元灾害协同防治技术路径,全面构建起“耦合因素分源治、区域局部协同治、井上井下立体治”的精准高效治灾新格局。五年来,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6项,科技费用总投入17.06亿元,公司五对矿井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荣获了“陕西省煤矿灾害治理先进集体”及“星空(中国)创新发展优秀企业”称号。公司的科研能力和科技管理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实际对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十四五”时期,公司科技工作基本思路是以十四五“123355”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引领,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强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与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和激励力度,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控,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水平,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力破解制约星空(中国)高质量发展难题,持续提升科技贡献率,为公司打造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围绕目标任务,从七个方面全力攻坚。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突出重点,加快安全生产实用技术的研发;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感;加大科技投入,规范科技项目管理;全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汇聚一线创新智慧,促进矿井安全生产;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
科技标兵
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高会岐宣读表彰决定。公司党政工对2018年以来涌现出的3个“科技强安先进单位”、3个“科技强安先进部门”、8个“科技创新先进部门”、2个“先进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5名“科技标兵”、10名“科技创新先进个人”、9名“优秀科技工作者”、9名“优秀技能人才”9名“岗位创新先进个人”、10名“优秀大学生”和29项科研成果、52项知识产权、80篇优秀论文、80项岗位创新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并命名5个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科技人才代表马小辉宣读倡议书。
焦小年就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抓好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各单位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好会议的各项安排和决策,切实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依靠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事业发展上来,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抓好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公司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工作站位,增强行动自觉,对标对表抓推进,全力全效抓落实,切实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要抓好各类典型经验宣传。要充分利用公司网站、微信平台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公司科技创新战略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弘扬主旋律。(文/弯桂清 图/白杨杨 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