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国)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星空(中国)新闻
焦小年参加公司掘进工作座谈会并提出要求
发布时间:2022-05-20 09:58:10     作者:冯春朋 李登科   浏览量:5020   分享到:

IMG_7904.JPG

5月18日,公司在大佛寺矿召开掘进工作座谈会,深入交流研讨制约矿井掘进单进提升的深层次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对症施治、剖析制定解决方案。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焦小年,副总经理刘沛林、郭林生,各副总师、生产部门负责人及各矿井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贺海鸿主持。

会上,公司生产部通报了各矿井快掘队伍1-4月份进尺完成情况。大佛寺矿综掘一队作了快掘经验介绍。各矿使用快掘设备的掘进队队长就快掘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单进水平的原因及提升措施进行了汇报,各矿井负责人及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作了补充发言。公司副总师、各业务部门对各单位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并就充分发挥快掘装备优势,提高单进水平进行了安排。

郭林生针对各矿快掘装备使用情况,从当前制约快速掘进的瓶颈、下一步改进措施和需要提前预警预防的风险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强调。一是认真分析制约快速掘进的瓶颈和因素,聚焦支护、垮帮、顶板离层等主要因素,积极通过改良地质条件,降低冲击风险。认真研究,持续改良装备,确保掘进装备与地质条件相适应。二是优化生产组织。建立标准的工艺工序组织流程和效益流程,制定单机效率考核指标,做到单一工序最优、工艺流程最短、工艺工序之间无缝衔接;优化人员配置,抓好职工培训,提高职工操作技能,保障熟练操作;优化安装回撤工艺工序和生产布局,避免频繁“搬家倒面”;提高检修人员素质,提高故障诊断和处置速度,超前储备配件,降低故障率;优化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保障车辆能够到达掘进头;优化治灾系统,抓好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措施落实,保障安全生产。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政策、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等措施,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三是强化安全风险管控。避免超员作业、“人卡分离”作业;避免通过降低支护强度来提高掘进速度;避免降低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工程质量标准、简化灾害治理工程和措施;避免隐患不及时整改,“带病”式掘进;避免“四员两长”配备不足,缺员式作业,合法合规组织生产,真正做到快速掘进。

刘沛林对各单位1-4月份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及掘进进尺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强调说明,并针对各矿掘进现状,就如何提高单进水平提出四点意见。一是优化支护参数。合理确定巷道支护设计,避免过度支护,缩短支护时间。二是优化灾害治理。合理安排灾害治理工程,正确处理治灾与掘进的矛盾,在限员规定条件下用好现有快掘设备。三是在小型设备购置及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方面要充分运用好公司相关制度,大力推进“四化”建设,充分发挥新设备的优势。四是提升人员素质。各矿井要重视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和激励奖励机制,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工作积极性。

焦小年首先就此次会议的目的及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就掘进单进水平提升强调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着眼大局,深刻认识做好掘进工作的重要性。掘进工作是矿井的生命线,是保证矿井接续、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一次设计、一次支护、永不返修”要求,提高巷道质量,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二是联系实际,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掘进放到采煤一样的高度对待,为超前治灾提供充裕时间和空间,为企业长远、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积极性;加快队伍建设和职工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持续做好装备改进,充分发挥新装备优势;优化劳动组织,减少生产影响;优化巷道支护,重视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三是坚定信心,深挖提升单进水平的好举措。超前治理灾害,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发挥快掘优势,提高单进水平;深入推进“三优两提高”工作,在装备、技术、队伍方面持续发力,为快速掘进创造有利条件;优化巷道布置,加快外围系统建设,抓好运输系统管理,减少系统和设备影响。要注重对标成果转化应用,对提出的好想法、好建议、好措施要严格落实。要切实认清当前严峻的安全高压态势,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超前考虑、超前安排、超前抓好各项工作,提高单进水平,保障安全生产。

贺海鸿就落实好会议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夯实生产接续基础。加快智能快掘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应用,坚定不移推进快掘系统建设,形成适用于星空(中国)条件下的巷道快掘方案和可复制、易推广的快掘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快掘设备性能,提高快掘单进水平。二是深入推进巷道“三优两提高”工作。坚持“一次成巷、永不返修”支护理念,提高巷道支护标准和质量,推动矿井安全质量“双提升”。三是全面统筹、政策激励。公司相关部门要协助各矿为提升单进创造条件,各矿井单位要结合实际,优化施工工艺,加强劳动组织,严把施工质量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激发内生动力,确保尽快达到公司既定提升目标。(冯春朋 李登科)

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