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四个示范” 谱写发展新篇——贯彻落实张文琪董事长调研讲话精神专栏
人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年来,胡家河矿深入推进“人才强企、人才兴企”战略,不断在优化培训机制、搭建成长平台、畅通发展通道等方面持续发力、创新,全面激发人才活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构建培训体系 拓宽人才“成长渠道”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核心,而人才的培养更是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该矿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创新采取授课式、集中讨论式、调研式、案例式等培训方式,精选培训内容,组织技术大拿、技术人员为职工开展定向培训,通过实施“点对点”指导、“面对面”培训、“手把手”帮教,使干部职工在干和学上齐头并进,将课堂和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干部职工技能素质快速提升。坚持“以赛代训、以武促培”的理念,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鼓励青年职工走进赛场、走向前台、走上舞台,在练兵比赛中切磋技艺,在岗位实战中展示风采,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全面推进“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常态化开展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等专项培训,不断强化专业技术技能人员素质能力水平,实现了职工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双提升”,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
搭建成长平台 铺就人才“星光大道”
为持续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人才选拔氛围,该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方针,精心谋划、统筹推进,修订了《内部竞聘管理办法》,围绕人员素质、任职条件、内部晋升流程等方面规范了选人用人机制,确保人岗匹配、人尽其才。稳步推进岗位竞聘、轮岗交流,采取日常和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工作业绩、学习能力、创新成果、敬业担当等方面进行考核,多渠道畅通干部职工成长成才的“快车道”。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精心挑选思想觉悟高、业务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师傅与新工签订师徒合同,开展“一对一”专业技术指导,帮助新工迅速转变身份,提升业务技能,适应工作岗位。按照“实学、实训、实用”原则,鼓励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实操培训基地围绕灾害治理、智能化建设等重点,积极开展交流学习、小改小革等活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树立激励导向 打通人才“发展通道”
只有薪酬“活”起来,人才才能聚起来。该矿建立以增强人才幸福感为保障的奖励福利机制,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营造重才、爱才、惜才、扶才的浓厚氛围。积极完善、用好后备人才库,积极发现和选拔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担当、具有创新意识、有执行力和潜力的年轻干部。持续优化薪酬分配体系,工资分配坚持向一线岗位职工倾斜,全矿上下形成了尊重一线、服务一线的共同意识。对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难题、研究成果取得显著效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组织和优秀人才予以重奖,构建了待遇、荣誉等全方位激励机制,不断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对参加学历教育、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职工给予奖励,有效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动力和热情。
今年以来,该矿为107名劳务人员及时办理了转正手续,不仅打通了岗位身份转化,还减少了劳务派遣用工比例,降低了用工风险,让人才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田磊)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