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百日安全生产行动主题征文专栏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3年百日安全生产行动主题征文专栏
【百日安全生产行动】孟村矿:水害防治出“奇招” 六项措施保安全
发布时间:2023-09-26 17:09:02     作者:张欢 孙超   浏览量:7879   分享到:

近年来,孟村矿始终坚持“灾害治理,地质先行”的总体思路,以打造地质“透明化”和水害“零事故”为总体目标,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害综合防治体系,以高精准水害防治水平保障矿井高质量发展。

配图1_副本.png

地质保障透明化。为不断完善智能化地质保障系统,该矿通过建立与水文有关的地质模型和采动空间三维模型,成功搭建了一个时空水文辨识、预测、预报和预警信息的管控平台,实现了各含水层、隔水层的厚度、赋存状态、富水区的位置、水压、静水水位的分布及流动参数的动态反演,为工作面回采决策和水害防治提供了精准的水文地质信息,做到了水害防治可视化透明和智能化管理。

配图2_副本.jpg

地质探查网格化。为进一步查明煤层顶底板及上覆岩层物理力学参数,该矿持续开展地面地质补勘及井下顶底板覆岩结构探查,截至今年9月,共完成403盘区地质补勘钻孔5个,总进尺4832m;401104、403109工作面顶底板覆岩结构探查孔28个,总进尺2971m;千米定向顶底板探查钻孔6个,总进尺1580m。做到了“掘前有探测、掘中有写实,采前有模型、采中有监测,动态能分析、实时能研究”的地质透明化模型,为矿井冲击地压、瓦斯、水害等防治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配图3_副本.png

水害预警智能化。该矿建立完善了井上、下数字化水文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其中地面安装监测点位9个、河道水位检测仪1套、气象监测仪1套、明渠流量监测仪2套,井下安装水位监测仪3套、管道流量监测仪18套、压力温度传感器4个,成功构建降雨量与井下涌水量变化动态“关系网”,实现了数据处理分析、水情动态分析及声光报警功能。此外,采用手机APP水文监测应用软件,可实现随时随地浏览信息和短信预警推送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预警性。

配图4_副本.jpg

隐蔽致灾常态化。该矿坚持从源头防范化解隐蔽致灾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先后通过地面三维地震(含电法)勘探、施工地质及水文地质补勘钻孔、井下工作面顶板水文物探、槽波勘探等方式,进一步查明了开采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洛河组含水层的富水特征,逐渐掌握了矿井主要隐蔽致灾因素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及致灾危险性。并通过年度编制隐蔽致灾因素项目治理计划及实施方案、月度召开水害隐患分析研判会对每月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制定相应预防治理措施,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配图5_副本.jpg

清污分离精细化。根据401盘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该矿创新设计了401盘区集中泄水巷,同时遵循“采空区滞后排水、集中泄水巷清污分离、盘区水仓二级沉淀”原则,在401盘区集中泄水巷向各工作面施工排水钻孔,将各工作面生产期间涌水引入排水点,再抽排至地面进行处理。通过实施该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清污分离排水系统,为矿井水达标排放强化了“源头”保障,做到水害防治“有灾无害”。

配图6_副本.jpg

节能减排市场化。该矿通过地面施工直排钻孔及二号主排系统的投入使用,建成了大排量、大仓容、大管径的永久“清污分离式”排水系统,解决了矿井排水系统管路铺设占用主副井空间的问题,并进一步缩短了排水路线。同时对矿井涌水量和水仓容积反复计算,通过不断调整泵房水泵的运行时段和台数,谷时段将水仓水量降至最低、平时段保持水仓水量为平衡状态、峰时段关闭水泵,深挖节电管控降本增效潜能,做到成本管控出实效。(张欢 孙超)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