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道德沃土 凝聚向善力量 “星空(中国)好人”专栏
张景涛,1984年3月出生,陕西彬县人,2015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胡家河矿冲击地压防治队生产一班验收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父母患病以来他坚持单位、家里两头奔波,尽心尽力陪伴、照顾双亲,一天也不曾落下;教育子女,他以身作则,用一言一行树立榜样,是孩子心中的“超级英雄”。
以爱为伴 悉心守护
2021年,张景涛母亲心脏病发作,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陷入慌乱和担忧之中,所幸就医及时,经过医治并无生命危险。然而,悲惨的命运似乎不打算放过这个家庭,不久之后,其母亲又被查出来患有老年痴呆症,老人记忆力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也慢慢丧失,需要一个人专门照料日常起居,那段时间犹如一团乌云笼罩在这个家庭头顶,上班挣钱?照顾老人?这个问题让张景涛一时难以抉择,心乱如麻。
“人嘛,总要向前看,才会有希望……”张景涛笑呵呵地说。从那时候开始,每天下班后不管多晚,他都坚持返回家中,陪母亲吃饭、聊天,一起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希望可以延缓病魔对母亲的伤害。而在上班期间,只要得闲他就会打电话、发微信,提醒母亲按时吃药、吃饭……他相信,母亲的内心深处可以感受到他的爱,同时也期盼在爱的陪伴下母亲有一天可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不离不弃 担当重任
命运似乎有意要考验这个家庭的承受极限。在母亲患病后不久,张景涛的父亲又突发脑梗,失去个人自理能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噩耗,让这个本就困苦、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张景涛的心中也是苦不堪言。
脑梗后,父亲行动极为不便,且需要长期吃药防止病情恶化。之前,父亲还能帮忙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如今,照顾双亲的重责便全部落在了他的肩上。或许是有了之前的经验,父亲脑梗后他并不像母亲刚患病时那般迷茫、无助。现在,回到家照顾完母亲后,他会抽时间陪父亲去医院做身体康复,当父亲因身体的疼痛而情绪低落时,他会用温暖的话语鼓励父亲坚持康复,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此时,张景涛已不再是父母眼中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孩子”,而是他们这个家的“顶梁柱”。
言传身教 传承孝道
除了患病的双亲之外,张景涛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初高中的儿子。虽然照顾双亲已经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但是孩子的学业和成长也不能忽视。一得空,他便会辅导小儿子的作业,有时候也会带他们出去游玩……用他的话来讲,虽然在学业上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但要尽可能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有时候,他会和两个孩子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特别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导孩子要孝敬老人、尊重长辈,同时不能放松学业,好好学习、努力成才。在张景涛的言传身教下,他的两个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生活中格外懂事。他们会主动帮助张景涛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重任,平日里叮嘱奶奶吃药、陪爷爷康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有了孩子的分担,张景涛肩上的压力也有了稍许放松,上班时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现在孩子大了,已经能替我分担一些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看到他俩这么懂事,说实话我心里还是很欣慰的。当然,他俩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好好学习,也希望两个孩子以后能考上心仪的大学……”提起孩子时,张景涛眼里满是欣慰。
尽管生活的压力如同大山般沉重,但张景涛从未想过放弃。在父母的眼中,他是懂事孝顺的“好儿子”;在子女心中,他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在邻里眼中,他是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好榜样……而在张景涛的眼中,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儿子、父亲而已。(潘森 高富鹏)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