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首页 > 生产经营 > 人力资源
孟村矿:培才育才为矿井发展“加把劲”
发布时间:2024-09-13 11:15:01     作者:曹姣龙 郝杰   浏览量:2995   分享到:

今年以来,孟村矿坚持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持续优化完善“545+N”安全业务素质提升培训体系,分层分类掌握职工培训需求,杜绝“大而全”,追求“小而精”,通过师带徒、专项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积极探索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持续提升全员综合素质,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双向奔赴实现1+1>2

该矿综掘一队职工郭磊,别看工作时间不长,但谈起业务技能时已然头头是道、十分专业。9月8日,综掘一队组织开展“技能大提升、职工上台讲”活动,郭磊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了此次活动的讲师之一,为大家讲解锚杆台车支护作业流程。

配图1_副本.jpg

在讲课中,郭磊分享了在支护作业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实用技巧,特别是如何依据地质条件变化灵活调整支护方法,保障施工安全高效,让大家深受启发。同时,现场职工就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他请教,他也是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不仅消除了大家的疑惑,更点燃了大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热情。

谈起从煤矿“小白”到技术“大拿”的进阶之路,郭磊把一切的功劳都给了自己的师傅潘威龙。“刚到矿上的时候啥都不懂,也不懂各种设备的操作,多亏了我师傅,从熟悉工作面、施工环境检查,再到各类机器操作及安全确认,一直悉心、仔细地教导我。”

“他聪明得很,悟性非常高,而且不怕苦、不怕累,这才多长时间,他都当上副班长了。”说起这个徒弟时,潘威龙神情中满满的都是自豪感。

该矿在新入职员工入井前,要求各单位挑选优秀职工并与其签订为期4个月的“师徒协议”,同时将师傅和徒弟安排在同一班组,让老员工负责指导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岗位作业技能。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传承效果,该矿在新职工实习期满后,不仅会对新职工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估,同时也会收集新职工对师傅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师徒协议期限按原时限延长一半,真正实现了“双向互评、青蓝互映”。

专项培训助职工深造精研

鉴于职工技能水平不一、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的实际情况,该矿将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放在与矿井安全生产同等关键的地位,通过精心策划与实施全方位的员工素质提升培训项目,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坚实的人才支撑。

配图2_副本.jpg

9月10日,该矿电工岗位人员技能提升培训正式开班,来自各区队的25名电工参加培训。此次培训创新性地融合了“集中教学+知识分享+自主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训内容既覆盖了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也深入探讨了安全操作规范与应急处理能力,并定期安排职工参与地面与井下的实地操作演练,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使职工在干中学、学中干。

“感谢矿业公司为我提供了机会,让我能够在培训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将以此为起点,更加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动力,督促自己不断成长。”参加培训的综采队职工张文刚说道。

截至目前,该矿通过内聘外引的形式,举办各类技术讲座57期、技能岗位师带徒103组、班组长素质提升6期、应急处置专项强化5期、技术比武5场;深化实施“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提升学历76人,目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868人,占总人数的51.4%,具备技能等级员工1144人,占总人数的67.7%,同比涨幅超10%,进一步弥补了技能人才短板,优化了职工队伍配置。

下一步,该矿将动态进行人力资源优化,政策向矿井急需的、优秀的关键岗位倾斜,充分挖掘关键人才的潜力和优势,持续激励职工进行学历技能双提升,提升职工的综合能力,同时用好劳模、技能大师等优秀职工,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曹姣龙 郝杰)

 

编辑: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