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首页 > 生产经营 > 人力资源
大佛寺矿:激活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人才”动力引擎
发布时间:2024-04-24 14:32:52     作者:田文龙   浏览量:5834   分享到: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和第一竞争力。近年来,大佛寺矿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大兴识才育才爱才用才之风,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1_副本.jpg

建章立制,滋养“技术工匠”成长成才“好土壤”

“人才有活力,发展才有动力。”该矿领导班子层坚信,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力引擎。

近年来,随着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入“深水区”,点多线长、业务涵盖面广、工种分类多等实际情况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该矿党政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积极调查研究,破解人才短板问题,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建立《员工培训计划》《安全培训管理办法》《首席技师管理办法》《员工素质提升评价考核实施方案》等29项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从培训内容、培训范围、培训课时、考核程序等方面规范了培训重点,多渠道、多层次畅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条”成长通道。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用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立了星空(中国)大讲堂大佛寺矿分讲堂,邀请厂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对职工实施分类专项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理论研讨、工艺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全员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师带徒、老带青、传帮带”“干部上台讲,培训到现场”等培训学习机制,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作为激发职工学技术、钻业务、提技能的竞技台,营造全矿干部职工“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2_副本.jpg

拓渠搭台,构筑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广阔舞台

该矿充分发挥“党管培训”体制优势,聚焦聚力“三基”建设,形成了“培训+舞台+激励”三点共振的人才培育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工匠大师为带头人,积极申报行业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师。先后涌现出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张小宁,星空(中国)劳动模范张引祖、张永涛等一大批劳模工匠。白玉龙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命名表彰。该矿创建“一堂一号一音一室一中心”五个新载体平台,充分利用技能大师微课堂、“星空(中国)矿业全员安全考试”微信公众号、“大佛寺矿素质兴安”抖音、VR实操实验室、不安全行为管理中心,有效提高了职工培训兴趣和培训效果。充分借助职工培训中心、技能大赛、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比武、技能鉴定“六大载体”,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推动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3_副本.jpg

育用结合,织密后备人才选育管用“成长链”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该矿坚持“党管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了《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为深化中层管理人员竞争性选拔任用,推动建立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实施依据。

该矿积极完善、用好后备人才库,积极发现和选拔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担当、具有创新意识、有执行力和潜力的年轻干部。注重各级管理人员年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重视基层锻炼、重视工作实践、实现优化组合,使能者上庸者下,能者进庸者出,把人才放在能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企业目标的岗位上,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和个人互为依托、共同进步、双向共赢。去年以来,7名年轻管理人员参加了公开竞聘,一批有真才实学、能力过硬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被提拔使用到管理岗位。

面向未来,大佛寺矿将以全新人才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奋力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田文龙)

 

编辑:达文娟